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书香羊城 美文鉴赏

千层饼 香飘千里

www.guangzhou.gov.cn2025-05-15 17:26:11来源: 广州日报

老家兰州有种地道又美味的千层饼,令人难忘。做它的原料,均经过土地的滋养,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润泽,让它不仅多了一些“内涵”,也让它的“样貌”更加可人。

记忆中,每年春来以后,母亲就开始收集原材料。春播时,她会特意种一块胡麻。五月,当苦水玫瑰在田间地头绚烂成紫红色的花海,她就会挎着小筐去采。归来时,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在筐口活色生香,也带给生活无尽诗意。

母亲将玫瑰花瓣洗净晾干,加白糖,腌制成玫瑰酱。七月,收割完小麦和胡麻,母亲会再种上一片香豆。等小麦磨成粉,胡麻榨成油或者炒熟了捣成碎渣,香豆也早已齐膝高,绿叶碎花中全是芳香。收来风干,用木棍捶打后拣去茎秆,再敲成粉末状,芬芳犹存。

至此,做千层饼的原材料就集齐了。母亲将这些美物收纳进一个个陶罐或玻璃瓶中,整齐放置在厨房的架子上,以备随时取用。

接下来,自然是做千层饼,尝鲜了。母亲用温水将先前蒸馍时留下的酵头泡化,又用盆盛来面粉,把酵头作为引子,和进面粉,揉成面团。静候一会儿,待面醒发,再掺一些面粉揉匀,继续发。如此反复两三次,面团已很大,且成蓬松的蜂窝状了。

这时,母亲总会招呼我帮忙。她让我取一部分面团,切成大小相近的剂子,用拳头一圈一圈摊开,自己则用擀面杖,娴熟地将厚面饼擀成薄薄的面皮,而后,再递给我。

我按她的指挥,将胡麻油倒上面皮打底,然后选玫瑰酱、胡麻渣、香豆、红曲、姜黄等天然调料的一种,均匀涂抹在上面。这一层涂好,接着抹下一层,做好了,便叠加到上一层上。如此摞上六七层,层次丰富、绿肥红腴的“千层台”便已初现。

母亲早拿了一片较厚实的面皮等着。她接过“千层台”,飞快团成巨型的馒头形状,而后将那片面皮盖上去,用手拉扯着,均匀包住整个巨型馒头,又在底部揉捏收口。

一只端庄的千层饼就此做好。但对母亲而言,这还不够。只见她又捏起一团面,借助工具,用那双灵巧的手飞快做出蝴蝶、花卉、兔子等造型,分散着粘到千层饼表皮,而后,拿起备好的植物染料,画龙点睛般装饰一番,千层饼瞬间就变得鲜活起来。

这时,灶上的大半锅清水已烧开,母亲将千层饼放进蒸笼,又将蒸笼放在大锅上。等四层蒸笼都放上去,我们才得以休息。这时,总能看见母亲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

千层饼根据大小,蒸的时间也不同。比蒸笼略小的,起码得蒸一个小时。后来母亲年岁大了,做小点的多,蒸的时间亦相应缩短。时间到了,母亲便飞快端下一个个蒸笼,见饰物栩栩如生,千层饼裂开了口冲我们笑,她也灿烂地笑开了。

母亲会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用刀切开,分给一家人品尝。家人围坐,轻轻咬上一口,松软甜香,油而不腻。各种味觉、不同层次的美味夹杂在一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给味蕾带来极为丰富、满足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有一年,家人围坐着享用千层饼时,我忍不住问母亲:“为啥每次做千层饼,都是我帮忙?”母亲先是一愣,而后爽朗笑开:“我的家学传承,只想传给心灵手巧的女儿啊!”

后来,到外地求学,每次回家告诉她我想吃千层饼时,母亲总会不嫌麻烦,辛苦做了千层饼让我吃,临走还不忘让我带走一些。大学毕业后,工作地离家千里,我也尝试着做千层饼,但总少了记忆中的味道。我在电话里跟母亲说了,她毫不犹豫:“想吃了就回来,妈给你做!”

两天后,快递就送来了她做的千层饼,打开看,圆圆的,端庄又标致。不知年迈的母亲付出了多少心力,才做出这些千层饼来。我凝视着,不觉潸然泪下——那是记忆中熟悉的美味,也是母亲对我深沉无言的爱啊!

(顾南安)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