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新闻聚焦

肠镜费用“医保商保”全兜底​

www.guangzhou.gov.cn2025-05-14 16:44:36来源: 广州日报

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如何进行采样。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摄影报道)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在已经实施10年的广州市大肠癌防控筛查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广州市在花都、黄埔、增城3个区新增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民生项目试点,面向试点区50—74岁的居民开展。

此外,本筛查项目由政府主导,引入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大肠癌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在为社区筛查工作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拓展了多元应用场景,实现了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双向赋能。

粪便基因检测精准早筛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广州市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暨肠道健康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此次在黄埔、花都、增城3个区启动的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民生项目试点,创新了居民动员模式。黄埔区文冲街文悦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陆海文介绍,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民生项目通过文冲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进行宣传、发动。参与本项目的居民到家门口的居委登记即可领取试剂盒,在家中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粪便采样,再将试剂盒交回居委,由居委统一送检,一周左右即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获得筛查结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教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名誉院长汪建平介绍,大肠癌筛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经济、有效的癌症筛查之一,而粪便基因检测相比粪便隐血试验和填问卷的筛查方法更加精准,能发现更多的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

针对目前居民医保肠镜报销比例不高、职工医保仍有部分自付费用等问题,本次的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民生项目探索通过多方共担来破解:基因检测初筛费用由财政资金承担,并为参与筛查居民购买阳性检测保险;初筛阳性居民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的费用,则由医保和商业保险全额承担费用,实现“费用多方共担、居民零支付”。专家介绍,初筛加上肠镜检查费用,最多可为居民直接节省1000多元,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获益,则是更大的一笔收获。

早诊早治阻断癌前病变

“曾经有一个51岁的患者因为胃肠不适来就诊。当时我们根据症状建议他做肠镜,但他考虑后,还是选择吃药治疗。但一年后,这个患者再次来到医院就诊时,发现已经是大肠癌加上肝脏多发性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能进行放化疗治疗。”活动中,广州开发区医院(黄埔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宇向记者分享了这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病例。

相比之下,黄埔区文冲街居民刘女士(化名)就幸运得多。去年,黄埔区先行开展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试点。“那时我的大便不是太规律,总以为是湿热或者‘吃错东西’的原因。”刘女士说。筛查显示结果阳性后,刘女士进一步在医院接受了肠镜检查,显示原来肠道已经出现病变,但因为仍属于良性,在切除病变后加半年的随诊复查后,刘女士的身体现在已经恢复如常。“我到现在都很庆幸当时自己去做了筛查。我总和我同龄的朋友们说,做这个筛查真的很有必要!政府现在有这项免费政策,符合条件的最好都去查一查,特别是每年没有固定体检的人群,没有特别症状可能不会特别检查,可能会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她说。

张宇说:“广州开发区医院(黄埔区人民医院)是黄埔区这个筛查项目的3个定点医院之一,去年有88例筛查阳性的患者来这里做了肠镜,其中82.9%最终查出肠道问题。但这部分人里,九成以上都是处于息肉和良性肿瘤的阶段,病情明显比门诊有症状才来就诊的患者更早期。有不少可以在门诊做肠镜的同时就切除,之后患大肠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比起有了症状后再治疗,时间成本、经济负担、患者承受的痛苦都小很多。”

“大肠癌的发展是一个比较长的、无声无息的过程。在癌前病变和大肠癌早期,患者不会有特别的不舒服,但可以从大便中检测出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片段,这就是大肠癌粪便基因筛查的原理。”

新启动的大肠癌基因筛查民生项目筛查技术精准度高、动员模式创新,由医保和商业保险全额承担筛查阳性居民的肠镜检查费用,实现费用多方共担、居民零支付。

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启动至今已有10年,多年间全市参与居民达81.7万人次,发现了12.9万肠道健康高风险人群,为推动大肠癌早诊早治、推进肿瘤防治关口前移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