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乱象,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前不久,一部名为《×××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的短剧在中文互联网广泛传播,有报道称该剧因荒诞设定精准抓住了美国观众的猎奇心理,三个月内狂揽1.5亿美元。虽然这则消息现已被证实为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但因其内容过于“逼真”,加之通过拼凑剪辑、AI合成等方式制作,再佐以“网传”“来源于互联网”等方式混淆视听,一通操作下来,这个“过于离谱以至于像真”的假消息成功蒙骗众人。当然,其中少不了部分自媒体推波助澜。
事实上,自媒体在网络活跃以来,不实信息一直如影随形。无论是捕风捉影的臆测,还是夸大其词的言论,抑或是断章取义的拼凑,一些自媒体肆无忌惮、“张口就来”,其目的十分明确,只为获取流量、追名逐利。然而,这些信口开河的行为,危害不可小觑,不仅有可能造成公众的认知混乱,更有甚者可能会给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带来巨大损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划红线、明禁区。这也是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看,此次专项行动明确了从严打击恶意蹭炒误导公众、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不做标注以假乱真、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四类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这正是对近些年网络空间顽疾的精准出击,也对守护清朗网络空间有直接助益。
应当看到,平台企业作为责任主体,理应肩负起整治不实信息的责任。一方面,主动建立健全技术识别机制,提升高热信息审核标准,以防有人鱼目混珠、以假乱真。另一方面,完善专业资质认证等功能机制,确保自媒体专家身份名副其实,让“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尽管不实信息与网络相伴相生,但绝非无法根治。坚决斩断其背后的黑灰产业链,从源头上阻断其传播链条、摧毁其变现空间,让不实信息既“传不开”又“赚不到”,自然能让网络空间回归清朗本真。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