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媒体评论

牺牲质量“卷”成本乃舍本逐末

www.guangzhou.gov.cn2025-07-25 18:13:35来源: 广州日报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了一批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其共同特点是企业忽视品牌、质量、技术竞争,为获取短期市场份额和利润,降低成本投入,以“低质”产品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7月24日新华网)

某工地正在使用的电力电缆不符合国家标准,质量不合格;有车行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某企业销售冒用他人厂名的水溶肥料……翻看典型案例,有人或许心存疑惑:对于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该作何理解?有必要重新审视质量与竞争的关系。我们知道,质量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而质量,既是“产”出来、管出来的,也是竞争出来的。良性、正常的市场竞争,就是要推动企业竞相比创意、拼质量,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过硬品质赢得市场。

可一旦在竞争前加上“内卷式”三个字,一切都变了。如专家所言,“内卷式”竞争有不少症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竞相压价、扩张产能。在一些行业、领域,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疯狂比销量。而血拼价格的结果,就是利润走低,甚至赔本赚吆喝,一些企业不得不在成本上节流、压缩,不惜偷工减料、减质减配……可以说,低质正是“内卷式”竞争的副产品,是其典型表现之一。

当然,有一点需要厘清。内卷与低质,属正相关、强关联,但并不能画等号。应该看到,古往今来,产品质量问题长期存在,从模仿抄袭到假冒伪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绝。比如此次披露的典型案例,看起来都不新鲜。但“内卷式”竞争警醒我们,相关问题又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比如,当前部分行业领域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面对存量竞争,有些企业无奈之下走向“内卷”,这也为低质提供了更大“舞台”。换言之,在内卷严重的行业领域,尤其需要注意产品质量问题。这是新情况,也是对监管提出的新挑战。

对此,监管部门有必要聚焦重点行业,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安全、技术、质量等审批要求,提高进入门槛;同时加大监督抽查力度,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深化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和质量技术帮扶,加大违法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当然,在外部约束之外,内驱力同样重要。稍有经营常识的人都知道,产品质量是立身之本。只有质量过硬,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尤其眼下不少行业压力较大,当此之际,更要强化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靠“卷质量”等待转机、寻求突破;反之,牺牲质量“卷”成本、罔顾规则“卷”下限,无异于玩火自焚,必然会被挤下牌桌、狼狈出局。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