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基层报道

社区有支义务“清淤行动队”

www.guangzhou.gov.cn2025-07-23 18:08:30来源: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肖桂来)近日,在广州番禺区桥南街番奥社区文化长廊旁的小水池边,社区党委书记褚宝燕和50多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清淤行动队”:搬运石块、铲除淤泥、打捞漂浮垃圾、清除岸边杂草。

经过一天努力,队员们清运了大量垃圾、淤泥和石块,清理的200袋小石块被运到社区奥东小公园水塘旁,准备用于加固存在隐患的护坡。“这样做既解决了堆放难题,又防止了水土流失,这才是循环利用!”居民张阿姨望着恢复清澈的水面,散步的心情都舒畅了几分。

这是番奥社区开展党员“1号服务日”的活动现场。今年4月,桥南街率先试点推行“1号服务日”,作为街道抓基层强基础的“一号工程”,每月1日前后相对集中开展活动,党员干部听取一次群众意见,共同推动一件民生实事。番奥社区的“清淤行动”,正是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在广泛走访收集居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商定的。

回应居民心愿 楼道换上“新装”

“1号服务日”的行动,总是瞄准居民的实际需求。番奥社区大部分楼栋已有20多年楼龄,多年以来,由于楼道墙面长时间未进行粉刷,墙面出现了斑驳、脱落等现象,影响了楼道的整体美观。为此,业主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粉刷翻新一下楼道。

居民有反映,社区有行动。在最近一次“1号服务日”行动中,桥南街党工委主要领导带领党员干部和志愿者50多人,来到奥园西街和文化长廊。大家分工协作,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为8条楼梯间粉刷公共墙面。油漆滚过之处,老旧楼道焕然一新。路过的居民纷纷对参与粉刷的人员表示感谢。

关怀全龄人群 社区生活更丰富

“1号服务日”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为群众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惠及社区不同年龄的居民。

夜晚,社区的“番禺街坊学堂·桥南邻里学堂(番奥八点档)”准时开课。电吹管班教授新兴乐器,减压瑜伽班帮助居民放松身心,中华茶艺体验班则传授传统文化。居民李女士上完瑜伽课后说:“家门口的夜课堂,我很喜欢。”而且课程内容还在不断丰富,从美妆技巧、AI体验到尊巴舞蹈、家庭教育,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学习交流。

社区特别关注儿童需求。作为广州市首批儿童友好试点社区,番奥社区用孩子们的创意改造公共空间:彩绘斑马线成了“跳格子”区,井盖画上了卡通图案,树荫下的游乐区摆放着糖果造型座椅,地砖也印上了卡通脚印。同时,社区还成立了儿童观察团,鼓励孩子们发现社区中不安全、不友好的地方。

“孩子们的意见很重要,我们联动各方来解决。”褚宝燕介绍,“这些‘小切口’推动了社区治理的‘大变化’。”

可持续公益模式 温暖直达心坎

支撑这些温暖实践的,是桥南街番奥社区探索的可持续公益模式。“有偿公益”将盆菜宴、邻里学堂等低偿服务与善款筹集结合,实现“享受服务即支持慈善”。“邻里学堂20点档”已成为社区文化品牌。

同时,社区推行“靶向式”党员募捐,围绕“绿美番禺添新绿”“楼道翻新”等具体项目精准发动,曾在7天内发动237人次捐款11185.1元。此外,充分发挥社区慈善基金枢纽平台功能,注重资金透明度建设,实时公示社区基金资金来源与用途,强化社会公信力。

据了解,除了番奥社区,“1号服务日”活动机制已经在番禺区277个社区和行政村全面推行,“1号”这个原本只是每月当中普通的1天,已经成为番禺区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的创新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真正下沉到“村头、地头、前头”,努力让关怀越过门槛、温暖直达心坎、力量共渡难坎。

一桩桩民生“小事”的解决,在社区生根发芽,推动着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以行动书写一份为民答卷:实事要做实,关键落一线;民心要温暖,功夫在平常。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