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在给“小候鸟”们上趣味课。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董业衡、耿旭静
跨越400公里,只为相聚花都。近日,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洋溢着温馨与感动,“花城有爱·候鸟归巢”小候鸟成长营开营仪式成功举行。
现场,50名来自湖南新田县的留守儿童与在花都务工的父母深情相拥。小候鸟成长营精准服务务工家庭子女,有效缓解了“暑期带娃难”与“二次留守”问题。
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开放的活动空间,大学生志愿者准备课程并现场服务,共同构建儿童安全成长港湾。作为新华街“新新相映·520”党建品牌的标杆内容,“小候鸟”系列项目已累计开设课程480节次,惠及流动儿童超3000人次,通过持续性的教育支持和情感联结,有效搭建起来穗家庭融入花都的暖心桥梁。
“去年这时候,孩子只能蹲在出租屋一边玩手机,一边数我下班的时间,门锁扣得死死的……现在看她跟着老师学跳舞、学知识,我这班都上得更踏实了。”张妈妈说。
“从一名留守儿童到一名务工父母再到一名党群工作人员,我能够‘零’距离理解留守儿童和务工父母所面临的相思离别之苦,也能深刻体会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心酸。当外来建设者用汗水浇筑城市天际线时,我们更应该用组织的温暖,为这些建设者的孩子在花都筑起第二个家。”“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郑诗华表示。
近日,记者来到党群服务中心二楼,顿时被眼前的热闹场景所吸引。
讲台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武术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图文并茂地学习艾草锤的发展历史、传承寓意、养生功能及制作方法;讲台下,一个个孩子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动手将艾草团捏成圆球裹紧固定形状,插上木棒,再用绳子将布和木棒缠绕系好,一个个艾草锤就制作出来了。“妈妈每天工作太辛苦了,我想用自己制作的艾草锤给她放松放松。”8岁的小胡高兴地说道。
“针对新田籍务工家庭‘儿童暑期无人看管’的痛点,从2023年10月起,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就将‘三下乡’实践与托管服务结合起来,与‘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一起构建‘假期托管+思政教育’长效机制,精准填补务工家庭托管服务真空,为‘小候鸟’在花都打造‘第二个家’。”“新连心”小候鸟公益班突击队队长黄紫彤表示。
“本次暑期成长营共5期,每期7天,全程免费。在第一期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志愿者服务结束后,目前正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提供特色课程服务。接下来还会有花都区关工委、退休老同志等来这里给孩子们讲解课。我们也打算带他们去新华街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走走看看,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郑诗华说道。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