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干部作风更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本身也是生产力、竞争力。在千年商都广州,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改革正在深度融合中释放出显著乘数效应。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将作风建设与拼经济、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纵深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在“学查改促”中大力弘扬改革创新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清廉俭朴之风、团结奋斗之风,引领全市党员干部以改革的精神靶向解决企业培育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务实行动中彰显学习教育成效,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合力、注入强劲动能。
知愈进,行愈达。为更好展示学习教育成效,集中展现广州各区各部门狠抓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宝贵经验、有益探索,即日起,广州日报特策划推出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真没想到!比常规流程提速近3个月!”回想项目落地之初,藏粤直流项目负责人依然感慨。当时只是随口跟广州黄埔区招商工作人员提了一句,没想到对方当即主动协调对接,多方努力将原本4个月审查时间压缩到40天。
重大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环节繁多、千头万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持以解决问题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效,一场政企协同的变革正打破传统——通过项目筹建合伙人机制,这里消解了“审批者”与“被审批者”的距离感,凝聚起“合伙人”并肩攻坚的合力,实现项目落地大提速。
百亿级项目“审批即发证”
藏粤直流项目是今年广州市首个百亿级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80亿元,为广州每年带来超20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
作为跨区域重大能源项目,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审查,是项目建设的第一步。由于审查流程多,一般从受理到通过,需要4个月左右时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把“等审批”变成“抢审批”,通过多方协同精准发力,让这座超级“绿电引擎”提前起跑。
早在项目引进之初,该区组建重大项目招商对接服务工作专班,省、市、区三级联动,为项目精准匹配落地政策,依托经营者集中业务广州东部服务窗口,协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快速推进反垄断审查。
“真的是无缝衔接,在我们等待审查这段时间,政府部门高效服务,派了专人辅导我们办理项目公司工商核名和注册材料。”藏粤直流项目负责人说,最后企业实现“零等待”,见证了“审批即发证”的“加速度”。
据悉,项目筹建合伙人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入选广州市“最具获得感”的改革案例。针对企业在筹建上的急难愁盼问题,由筹建合伙人专班对用地、规划、设计、施工、配套、消防、验收等众多事项实行“一部门统筹”“单部门协调”,将企业筹建过程中的“一对多”变为“一对一”,为企业量身定制计划,全程跟进审批流程,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的生动案例,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好作风新气象的缩影,也印证了优质营商环境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今年以来,该区坚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组建六大产业办公室,将更多的党员干部聚集到产业一线、项目一线,成为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的有力举措。
5月14日,占地103亩的智光新型储能产业园竣工,犹如新能源时代的“能量魔方”,将形成年产值约50亿元的产业规模。谁能想到,这个重大项目曾一度面临红线道路迁改与排洪沟调整的“开局考验”。关键时刻,项目筹建合伙人按下“加速键”,帮助项目快速完成迁改,使通过竣工联合验收的时间提前了18个月。“这让我们在当前全球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抢得了先机。”智光电气总裁姜新宇说。
一次次“时间竞速”的背后,是区域营商环境的持续升级。面对土地平整、路口开设、电力接驳等项目筹建中的“老大难”,该区还出台解决产业项目筹建共性问题持续提升筹建效能若干工作措施,从强化项目供地保障、加快道路建设、完善要素配套标准等方面,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靠前一步”的营商服务,换来企业发展“快人一步”。技诺智能设备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得益于黄埔区的靠前服务指导,项目的临时用电从报装到送电仅36天,节省工期近2个月。6月3日,技诺智能企业总部大楼已进入装修阶段。
项目落地更快,企业发展更稳,区域经济更活。今年以来,该区解决涉企问题6700件,新签约优质项目235个,协议投资额约10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59亿美元,占全市44%,稳居全市第一。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