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指导: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冬芹
昨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华南地区进入高温、高湿、多雨的“蒸煮模式”,为紧随其后的“三伏天”预热蓄势。
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这一时期湿热交加气候的生动写照。
近期养生当以“健脾祛湿、静心养阳、清热防暑”为核心,谨防夏季腹泻、疱疹性咽峡炎、湿疹、中暑、“空调病”等。这个时节不妨制作一些清热消暑的汤水和饮品,这些家庭配方简单易操作。
饮品推荐:消暑四豆汤
材料(3~4人量):赤小豆、白扁豆、绿豆、黑豆各30克,甘草10克。
烹调方法:
将各豆和甘草洗净,浸泡1~2小时,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然后调入少量冰糖即可(亦可不放糖服用)。此量可供3人食用,还可贮冰箱作冷饮。
本品是以豆类为主的一款解暑汤品,气味香润清甜,具有清热解暑之功效,且不寒不凉,可谓老少咸宜。
饮品推荐:银花菊花薏米饮
材料(2~3人量):金银花5克、白菊3~5朵、生薏米50克、冰糖适量。
烹调方法:
薏米清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在锅中放入清水1.5L,放入薏米,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继续煲30分钟,接着放入金银花、菊花、冰糖继续煮5分钟,然后起锅放凉即可食用。
本汤饮含有冰糖,糖尿病人群不宜过多食用,或不加冰糖食用原味,或添加代糖使用。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