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精彩广州 活在广州 饮食健康

小暑至 啖清凉

www.guangzhou.gov.cn2025-07-08 17:53:37来源: 广州日报

小暑至,盛夏始。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由此开始,即进入伏天,因此,小暑是夏季温度升高的转折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民间亦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之说,更形象地将暑气比作蒸腾的“食物”。这个时节里,天气由干爽的“烤”变成闷热的“蒸”,热浪滚滚,湿热交织。饮食之道亦随节令而转:小暑宜食清凉之物,以消暑利湿为主,多食绿色果蔬,以解暑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 实习生陈家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李波

消暑饮食须清淡温和

倏忽热风至,因循小暑来。“暑为夏之主气”,广东祈福医院营养师说,此时饮食要清淡温和,可适当吃些汤水和瓜果,汤水有荷叶茶、菊花茶、绿茶等,瓜果如冬瓜、丝瓜、苦瓜、西瓜、薏米、绿豆(芽)、赤小豆、莲藕等。尽管天气酷热,也要注意避免过量食用冰镇水果、冷饮,因为寒冰冷饮容易影响脾胃运化。

西瓜

瓜果时蔬祛暑气

小暑湿热交蒸,最宜以食养清泄浊气。春夏养阳,古人将藕视作灵根。中医认为,莲藕味甘性平,能治疗苦夏之病。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藕“生食生津,行瘀,止渴除烦,开胃消食;熟食补虚,养心生血,开胃舒郁,止泻充饥”。六七月份,正是南方鲜藕上市的时节,北方则略迟,大致在秋冬季才能熟成。

藕的吃法多样,据广东老潮兴主理人郑少君介绍,小暑吃莲藕是潮汕地区的风俗。莲藕此物,生吃清热润肺,煮熟后其性由凉转温。莲藕煲汤,搭配排骨和黄豆小火慢煨,肉质清甜与莲藕浑然一体,或者煮水后加一点冰糖,其精髓在于喝汤水,温润的汤汁下肚,滋润脾胃。若想尝莲藕的口感和甜味,潮汕人的香糯莲藕必不能错过,莲藕酿糯米,桂花香沁、藕断丝连。而广州的素食餐厅“天屿水·茶蔬”有一道“避风塘菱角配马踏湖脆藕”菜品,将马踏湖脆藕做出了别样的风味。

冬瓜是清热祛暑的另一个好物。《本草纲目》形容冬瓜:“其瓤甘平,除烦止渴,退湿热毒。”广府人喜爱老火祛湿汤,取青皮厚肉冬瓜,配赤小豆、薏米、陈皮,与老鸭同煨三时,汤色乳白如雪,饮罢,湿浊尽泄。冬瓜与绿豆的青白组合,便成就一道解暑解腻的夏日小甜品。绿豆含钾量高,还有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吃绿豆,能调节体内电解质,防止犯困乏力。将绿豆、陈皮在沸水中煮熟,加入带皮的冬瓜,煮至半透明状,加少许糖调味,即可出锅。绿豆绵软,冬瓜清甜,清热祛湿、甘润解渴。

绿豆沙

冬瓜盅

消暑滋补,肉食三宝

民间有句谚语:“小暑吃鸭,无病各家”。中医典籍记载,鸭性偏凉,味甘咸,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效,恰能缓解小暑时节的暑热伤津之困。小暑前后,鸭肉正适合烹制成消暑佳肴。

老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吃法也十分丰富,风味各有千秋。白切鸭参照白切鸡的做法,以简约凸显本味。切好的白切鸭,泛着诱人的光泽,皮下脂肪如凝脂般透亮,肉质细腻紧实。轻轻夹起一片,蘸上用葱姜蒜、香油等精心调制的料汁,入口瞬间,皮滑肉嫩,给燥热的夏天带来一丝清凉慰藉。若是偏爱重口味,南京的盐水鸭值得一试,咸香入味的鸭肉带着淡淡卤香,肉质紧实有嚼劲,在广州一家名为南京大牌档的南京餐馆里可试到。若论居家靓汤,当属“陈皮冬瓜薏米老鸭汤”,这款夏日祛湿汤正是针对岭南地区湿热的特性而做。

黄鳝亦是小暑的应季食材。民谚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之功效。黄鳝经春季生长积累,此时体内脂肪含量达到一年中的最佳状态,吃来圆肥丰满,口感达峰值。在广州,黄鳝饭便是经典。在惠食佳餐厅,黄鳝饭是经典招牌菜之一,店家以肥美的黄鳝和大米作原材料,用传统的瓦煲来煲,最后佐以葱花与姜丝铺面。此外,焖、啫、炒,甚至做汤,尽显黄鳝的美味,不过这是稍显“热气”的吃法,此时少吃为宜。

“小暑食鸽,滋补养身”,鸽子同样适合在小暑食用。鸽肉具有益气补血、生津止渴之效,尤其适合小暑时节因暑热耗气伤阴所致的乏力、气短等情况。绿豆陈皮鸽子汤则是居家可做的汤水,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效,是夏天的消暑汤料,陈皮

健脾养胃理气,鸽子、瘦肉益气补虚。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