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毕业季,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近日,北京、上海、山东、重庆等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及多家知名招聘机构联合发布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规范招聘市场秩序,打击“黑职介”,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在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构建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招聘环境,不仅关乎千万求职者的切身利益,更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发展迅速,从事职业介绍、劳动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持续增长。人社部《202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年全行业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41万家,从业人员109.30万人。全年为3.46亿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为促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时有发生,让求职者不时踩坑。一些“黑职介”以虚假高薪为诱饵,巧立名目收取费用;一些机构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及与岗位适配性无关的限制性招聘信息;一些机构泄露、贩卖求职者个人信息,更有甚者利用求职者迫切心理实施诈骗。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许多招聘陷阱的背后,都是“黑职介”在作怪。打蛇打七寸。规范招聘市场,打击“黑职介”是关键。一方面,加强监管力度。日前,人社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对非法职业中介活动、以职业中介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顿,有力打击非法违规行为。除了专项整治之外,还要创新监管形式,用好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实时监测异常招聘行为,形成技术赋能、制度保障的双轮驱动。
另一方面,多方协同发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于一体的监管格局,全社会共同织密就业保护网。此次多家协会和机构集体发声,正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与自我约束的必要之举,体现出责任担当,也标志着行业规范发展共识进一步增强。对求职者而言,提升防骗意识同样重要。要警惕“低门槛高薪资”,核实企业资质,拒绝不合理收费,远离求职诈骗。
人才是第一资源。期待各方携手,让每一位求职者都能在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环境中绽放光彩,书写就业民生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篇章。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