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精彩广州 相约广州 文化展览

艺术之旅 别开生面

www.guangzhou.gov.cn2025-07-03 17:10:16来源: 广州日报

7月2日,“别开生面——许固令的艺术之旅”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举行展览开幕式。展览以粤籍旅外艺术家许固令的成长时间为序,展出154件(套)作品,涵盖其各时期的艺术创作,全方位展示其横跨65年的艺术生涯。展览结束后,展品将悉数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许固令的慷慨捐赠,不仅极大地支持艺博院的收藏事业,也将有效促进大湾区艺术交流与文化推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实习生:刘可妍

多元风格融合

许固令是广东籍旅外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1943年出生于“戏剧之乡”广东汕尾,少年时代求学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主修国画方向。他毕业后曾任职于广州文博系统,从事宣传、展览陈设等工作十余年。上世纪80年代移居中国香港,随后在海外全球各地区旅居创作,其间他在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创新。2000年前后,许固令重返祖国,如今82岁高龄,定居广州生活创作。

“回到广州后,广州的包容开放为我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岭南文化中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我的艺术创作基因里。”许固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在他的画作里,能感受到多元风格的融合。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囊括许固令青年求学时期的习作、游历海外的写生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脸谱画以及晚年的写意水墨画等,其中更有多件近两年创作的丈二尺幅新作,涵盖速写、水彩、中国画、油画等多元类型。

“50多年前,我曾是广州美术馆的员工,是一名小画家,现在带着我的画作回到这里,我想说,回家的感觉真好!”许固令在展览开幕式现场激动地说道。谈及此次将画作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许固令在采访中表示,把画作捐给国家留给社会是最好的选择。自己虽旅居海外多年,但赤子情怀不变,始终深厚如初。他一方面希望画作在收藏场馆中彰显更大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也希望画作能够被更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看到,为湾区的文化交流添一份力量。

“脸谱画”是传统水墨画的创新演绎

戏剧脸谱画是许固令最为艺术界熟知与认可的个人标志。许固令为什么对脸谱画情有独钟?家乡是戏乡,生在戏台边,家人都是戏迷,自然而然地,许固令自小便结下“戏缘”。在广州求学和工作时期,他跟随作为戏剧理论家的胞兄许翼心,观看了数百场戏剧演出。他开始创作舞台速写,主要画戏剧人物,并由此开启其戏剧题材创作的探索历程。

戏剧脸谱画是许固令最为艺术界熟知与认可的个人标志。

1972年,他发表了第一张脸谱画,出自京剧《十五贯》中的角色,画面放大聚焦于戏剧演员的脸谱与头饰,形成强有力的视觉记忆。这件作品先后入选市、省美展。此后,他对这一题材不断深化探索,戏剧脸谱画逐渐成为他的个人艺术符号。

他笔下的“脸谱”脱离传统戏剧人物形象,不仅是戏剧元素的呈现,更作为其情感表达的媒介,以张狂、夸张、热烈但又不失中国韵味的方式,表达出他对人生百态的理解。许固令的脸谱画,笔墨写意淋漓、色彩浓丽奔放,每一张“脸谱”仿佛都在诉说故事、传递情感,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许固令的艺术创作始终以传统中国文化为底色,他的创作题材、创作灵感和材料都深受故土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常与传统戏剧曲词或诗句结合,富含传统中国水墨独有的笔墨意韵,以书、画相结合呈现出东方意境。而在海外游艺多年的独特个人经历,使他能够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进行艺术创作。因而他在技法上融合世界性的艺术语言,逐渐形成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方式。

本次展览亦延续许固令作品中传统与现代多元交融的艺术风格,创新展示方式,打造一出沉浸式的艺术“戏剧”:参考舞台戏剧中的结构形式,以“引子”和“场”的结构展示,结合戏服实物、数字多媒体艺术空间,在流动的光影中切身体验,为观众带来全方位、多感官“观戏”般的沉浸感受。

据悉,展览持续至9月30日。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