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磨虫
推磨虫是天牛的一种,黑灰色或墨绿色的甲壳上散布着几块白色斑点,长有一对长触角。它最喜欢在榆树上钻洞,掏出成堆的木屑,偶有惊动,飞起来嗡嗡作响。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捉推磨虫,让它“推磨”玩儿。找一块小石子,把一根细线一端拴住推磨虫,一端系在石子上,它就绕着石子飞。
现在想来,推磨虫哪里是在推磨,它们分明是疲于奔命,负痛而逃,可因为有线拴着,怎么也逃不脱。
其实,人也像一只推磨虫,不停地为生计、为名利、为太多的挂牵和诱惑,不停地推呀转呀,终究逃不脱命运的羁绊,在原地周而复始打转转,直到最后耗尽了心力。
愿我们都不要做推磨虫,不被“石子”困住,能自由自在地飞。
螳螂
我们这里把螳螂叫刀螂,夏秋常见,它周身青绿色,瞪着两只萌萌的鼓眼睛,举着一对长长的大剪刀,有点像古代的勇士,不畏险阻,勇往直前,所以有“螳臂当车”之说。
捕蝉是螳螂常干的活儿,那么大的一只黑蝉,螳螂突然袭击,两只大剪刀死死地钳住,任黑蝉吱吱叫也无济于事。它不仅捕蝉,别的物儿它也敢捕捉,像蜻蜓、甲壳虫、蜂类,甚至是人,螳螂也敢与之对峙,两把大剪刀举得高高的,模样凶凶的,有点吓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仅是黄雀,螳螂的天敌还有许多,其他大中型的鸟类也多捕食它,蛇类蛙类也常以它为食。因此,貌似强大的螳螂常常遭遇危机暗伏、险象环生。
“螳螂捕蝉”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你举起“剪刀手”,胜利在望之时,别忘了,后面有时会有一双恶狠狠的眼睛盯着你!
尺蠖
印象中,这种软乎乎的虫子特别喜欢槐树,它系着几根丝线,冷不丁从高高的树枝上垂挂下来,荡荡悠悠,如果夜间行路时触到脸颊、脖颈,凉飕飕的,着实吓人一跳。
它的本名叫“尺蠖”,是一种青色的长虫子,身子前后两端生了细足,中间没有足,所以爬行起来一伸一屈,像是用尺子在不停地丈量物品,故而得名“尺蠖”。
这虫还有一个本事:静止时,它常用前足和尾足抓住树枝,使身体向前斜伸,极像一段枯枝,以此迷惑掠食者。
尺蠖爬行的样子有些丑,好像一个驼背弓腰的小老头,跳着古怪诡异的舞蹈。其实,这种虫儿不论是弓曲还是伸直,它都在努力向前行走,而且是朝着既定的方向。
蝈蝈
蝈蝈要到仲夏才登场,呈草绿色或灰褐色,身材胖大,肥嘟嘟的,有一对黑板牙,两只粗壮发达的后腿。
小时候,我总有疑惑,它那长有黑板牙的嘴里怎么能唱出那么优美动听的歌儿呢?后来才知道,只有雄蝈蝈才能“叫”,它是振翅而歌,一高兴就唱,不高兴也唱,我们都称它“叫倌子”。
蝈蝈喜食鲜花,最爱吃南瓜花,一大朵黄艳艳的花儿,经过它的黑板牙咔嚓咔嚓一阵就没了。它也吃荤,最爱蟹黄,当然乡间少有人喂蟹黄养它。
蝈蝈痛苦或发怒时也叫唤,我曾偷喂它一只红红的朝天椒,验证它吃不吃、怕不怕辣。结果那只蝈蝈吃了半截不吃了,“蝈—蝈—”起劲儿叫,应该是愤怒了,表示抗议吧。
我喜欢听蝈蝈叫,清凌凌、亮汪汪,像小河里的水流声,也像竹林滤下的月光,让人身心轻惬。有人能从夏秋一直养到冬天,听来依然连地气、接天籁,更有韵味。
想起上中师时,音乐老师常常一大早把我们赶到学校后面的小山上练歌,她说:“要像公鸡一样练嗉子,像蝈蝈一样吊嗓子!”老师想在我们中培养出一两个歌唱家,后来一个也没成,都被热辣滚烫的烟火气埋没了。
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向蝈蝈学习,为理想而歌唱,为生活而演奏,哪怕万木萧索、繁华落尽,也要唱出曾经最亮最美的音符……
(刘琪瑞)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