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了《广州古代营城空间保护利用策略规划》专家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广州古代营城空间保护利用策略规划》(以下简称《古代营城策略规划》)进行研讨和交流,广开言路、共同探讨花县、从化县、增城县三个广州古县城的保护体系、利用策略及未来发展。
什么是广府三县?
花县古县(0.16平方公里)——“外村里城”格局:
清初为剿匪立县,“三不治”之地致经济滞后,规模最小,体现出“外村里城”矛盾肌理,外部自建房包围,内部保留治所轴线,县治衙舍、城池守署、学宫坛庙共同主导了城池制度空间格局的塑造。圩市依托河运兴起,近代骑楼商业萌芽。
从化古县(0.22平方公里)——“新旧融合”的过渡性:
明代因平乱设县,早期治理薄弱,城建规模居中;从化古县城特色为内市外墟,内城以坊门+直街为主,外城为墟市商业街,垂街直巷,分里划坊,突出教化。
增城古县(0.42平方公里)——“山水+礼制”双核格局:
东汉“千年古县”,经济繁荣,明清墟市兴盛,遗存最丰富。“双丁字轴街”骨架,县治居中偏东,寺庙祠林立,体现礼制秩序。商贸布局体现出东港西墟南街、内外圩市交错的特点。
如何保护广府三县?
依据《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古代营城策略规划》系统性深入挖掘了广州古代营城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从历史县城文地空间、城垣遗址、山形水势等方面挖掘历史县城的古代传统营城智慧,总结出广府三县是历史时期广州城乡社会治理智慧的见证,不仅具有古代中国边陲地区的城乡治理智慧,还是当代快节奏生活下广州人的“后花园”。
规划从历史县城空间“整体性”出发,以“城”+“历史之径”为主要建构逻辑与空间线索,整体修复古城历史文化空间,针对三县历史空间格局完整、外围地景环境明晰等的遗存特点,提出了广府三县的总体发展思路、优先发展资源、创新利用策略和项目库,对广府三县的保护利用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花县、从化县、增城县三座古县城的保护利用,不仅是恢复广州古城文脉和记忆的重要支点,更是广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助力花都、从化、增城大美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连片成片盘活的核心触媒。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接下来将和花都、从化、增城等区政府一起,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广府三县保护利用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听听大咖怎么说?
广州古代营城三个县城的规划很有价值意义,有助于在广州市域层面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对于广州古代城镇体系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加强三县的营城选址、地理成因、社会构成等方面的挖掘和研究,通过标识系统增设等方式,再现城垣遗址,保留集体记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国
规划成果对于今后的广府三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广州的价值特色体系,要进一步将城乡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发展、创新市场化建设运营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原主任委员、山西省住建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锦生
三县是广州城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节点,应进一步挖掘三县与南粤古驿道的关联关系,结合夏街村的改造项目,挖掘城墙、城隍庙等关键节点的遗址,做出感知性设计。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理事长曹劲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