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AI教育从试点迈向全域

www.guangzhou.gov.cn2025-05-16 16:29:09来源: 广州日报

广州中学同学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活动中亮相的机器人受到欢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穗教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5月15日,“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活动”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举办。该活动是加快推进广州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活动中,广州市及各区教育数字化成果集中亮相。企业展出的机器狗、智慧纸笔、棋类机器人、无人机足球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也受到了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关注。

主会场活动中,广州市教育局解读了《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就如何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说明。市教育局提出,未来三年将从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创新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构建师资队伍、构建多方联动和协同机制、建立示范推广机制、构建保障体系等六大方向发力,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转段升级,与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契合,打造广州教育数字化新标杆。

推动AI与教育融合创新

据悉,广州从2018年起探索在试点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2022年7月,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启动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通知》;2023年,推动全市1—8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入选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经过近7年的推进,广州逐步实现人工智能在教、学、研等方面的常态化实践。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已覆盖全市超1500所学校,惠及200多万名学生。

广州市教育局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广州计划以“三个融合”为主线,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包括产教融合,以产业优势反哺教育创新;智教融合,以人工智能融合教育助推广州教育多维跃升;五育融合,践行技术向善、育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开发“AI+广府文化”课程

该负责人提及,广州将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重构课程体系,小学学段开设AI启蒙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展人工智能启蒙教育;初中开发“AI+广府文化”项目式课程,通过特色项目拓展学生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与把握;高中学段建设大模型应用创新工坊,通过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基础通识+特色拓展+拔尖创新”三级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链。

广州还将持续开展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支持学生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人工智能高端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广州将以《若干措施》为蓝图,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普及”转向“深化”,从“试点”迈向“全域”。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