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州中考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综合高中试点。今年,在广东的统一部署下,广州新增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以下简称“3+4”中本贯通)招生计划,设置在第一批次。目前,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已经公布试点计划,分别对接广州航海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试点校基础如何?怎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3+4”中本贯通适合哪类考生?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校长与学界专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最新消息
两所中职学校公布试点计划
今年,广东首次探索“3+4”中本贯通。在该模式中,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执行中职学校收费标准,3年后参加转段考试,合格后进入对应的高等院校进行为期4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获颁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5月10日晚,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发布中本贯通培养“3+4”招生简章。该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联合培养学生,首年招生20人。该专业主要面向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装备、轻工高端装备的制造与应用等产业领域,采用“双场景、双文化、双项目、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中职阶段可获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电工证书(B级及以上)或广东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电工证书(中级)。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堂(受访者供图)
5月11日晚,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公布2025年招生简章。该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广州航海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筹>)车辆工程专业共同推出“3+4”中本贯通班项目,首年招生20人。“我们是以培养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而选定的该专业。”该校校长巫兴宏表示,学校旨在通过7年的培养,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车辆工程方面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堂(受访者供图)
优势解读
提前锁定本科名额 “技能+学历”双重赋能
目前,中职学生已经有“3+证书”考试、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三二分段、高职自主招生等多种升学途径,为何要再增加“3+4”赛道?
对此,巫兴宏表示:“‘3+4’中本贯通,不仅有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还能满足中职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中本贯通实施7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了中职、本科原有学制的壁垒,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连贯性与高阶性。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校长黄艳表示,中本贯通可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推动中职学校生源结构优化。通过长周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这一模式避免了中职与本科课程重复、技能培养断层等问题。学生可在7年内完成从基础技能到高阶创新的系统训练,缩短成才周期。
根据广州市招考办的录取安排,中本贯通班在第一批次招生,采用普通高中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去年为622分)。不过,这一梯度以上的考生还可选择第三批次公办普高和第四批次民办普高,为何要选择“3+4”中本贯通班?
据悉,从某种程度上看,“3+4”中本贯通是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三二分段的进化版,中职生可提前锁定本科名额,优势更为显著。同时,广州首批试点的两个中职专业均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办学基础和条件较好,受到合作本科院校的青睐。
黄艳表示,学校选择对接的本科高校及专业,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为核心导向。“中本贯通不应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技能+学历’双重赋能的成才路径。”
巫兴宏认为,广州发展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很好,如果学生成绩合适、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知,且认可职业教育,选择“3+4”中本贯通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特别提醒
上了中本贯通班 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记者注意到,“3+4”中本贯通模式在设计上留出了弹性空间。比如中本贯通班学生在中职学段期间,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可以转学或转专业,但不再享受中本贯通班相关待遇,且一经转出,不得再转回中本贯通班;本科学段期间身份确定,不得转学,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此外,中本贯通班学生如未被转段录取,符合毕业条件的,会颁发中职毕业证书,并可通过其他形式升入高校学习。转段未通过但参加了“3+证书”考试的学生,可凭成绩填报高等院校(本科或专科)的志愿,也可以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有不少人提出,如何防止学生提前锁定本科名额后“躺平”?据悉,试点校将共同进行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全周期学业评价,特别是在学生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制定、实施可量化、有标准的考核办法。两所学校都表示,进入“3+4”试点班的学生,不等于进了“保险箱”,而是要进行转段考核,存在一定的淘汰机制,并不一定可以读本科。
“3+4”试点转段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其中,公共课程考核满分为450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在中职学段第三年,中本贯通班学生将参加“3+证书”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各科合格分数线为90分。公共课程考核成绩计入转段考核总成绩。
基本素质考核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不计入转段考核总成绩。专业能力考核满分值为450分,计入转段考核总成绩。转段考核总成绩满分值为100分,拟录取的考生转段考核总成绩原则上不低于60分;其中,公共课程考核成绩占50%,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占50%。
受访者坦言,中职与本科在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上的差异需长期磨合。对此,学校将通过精准匹配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政策支持,确保人才培养与区域支柱产业升级需求精准匹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业内声音
专业遴选不宜过于宽泛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后姜蓓佳对职教高考有一定研究。她接受采访时表示,20世纪80年代,中本贯通用于补充职教师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上海、浙江等地推行的“3+4”中本贯通吸引了一批本来可以读重点高中的中考生。
姜蓓佳表示,在当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同频共振,理应是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与历史使命。
姜蓓佳认为,中本贯通专业的遴选不宜过于宽泛,而是要以人才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与专业理论要求“双高”的专业为主,要注意不同学段之间的“配合”与“递进”,还要格外注重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与企业联合的“订单式”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