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新闻聚焦

开展人工智能主题夏(冬)令营

www.guangzhou.gov.cn2025-04-29 16:10:50来源: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穗教宣)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涵盖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体系、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多方联动和协同机制、建立人工智能教育融合示范推广机制、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保障体系六大方面。

加强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

《措施》提及,广州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转段升级,包括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普及“1+8”推进模式,统筹信息科技、科学、技术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地方与学校等课程课时,1—2年级每学期安排不少于3课时,3—8年级每2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融入多学科知识要素,制定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跨学科教育指南,构建契合信息科技新课标的人工智能课程跨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教育的实施路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通过“430”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校外研学等方式每学期至少开设或举办一项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与活动,作为普及课程的补充和完善。

《措施》提出,加强高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包括结合高中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模块教学内容,高一、高二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跨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系统性实施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工具,着力培育其基于智能技术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素养。

广州将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职阶段普及,包括探索面向全市中职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教育通识课程,以未来社会“职业需求”为核心,设计分层课程,培养学生对AI的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展示AI在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职业关联感,构建“认知—技能—实战”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广州将探索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基地,职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低代码、AI大模型等培训课程。

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学业评价

广州还将发挥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优势,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主题的夏(冬)令营;支持学生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高端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展市级学生人工智能竞赛和活动,选拔学生参加省、国家、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赛促学,挖掘具有潜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措施》明确,广州将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学业评价指标,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学业评价。结合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实施效果、技术支持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构建科学、全面、动态的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主体协同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法,对区域、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措施》还提出了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及规范指引。广州将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规范指引,引导师生科学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防范师生过度依赖、思维钝化等风险。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