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新闻聚焦

广州市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工作 当好“护薪人” 守万家和谐

www.guangzhou.gov.cn2024-05-22 17:35:23来源: 广州日报

市人社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我代表近30名劳动者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非常感谢你们及时、快速地为我们排忧解难!”今年初,宋先生代表29名工友向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发来感谢信,对该院仅用7天就让他们拿到调解书表示感谢。

这是广州市开展根治欠薪工作的一个缩影。不论是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探索创建“零欠薪城市”试点,还是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工作,广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维度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解决,倾心当好“护薪人”,守护万家和谐。今年以来,广州人社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3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2件。广州市1个集体获评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1人获评先进个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穗人社宣

及时解决纠纷 欠薪问题动态清零

欠薪的背后,牵动着千万家庭的生计,考验着社会的和谐基石。如何及时有效解决劳动争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答题。

“我代表近30名劳动者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非常感谢你们及时、快速地为我们排忧解难!省去我们东奔西走的时间,让我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在感谢信中,宋先生代表29名工友对仲裁员高会广感激道。

当时,宋先生在一家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工作,因为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账户因经济纠纷被冻结,宋先生与工友已有5个月没领到工资。宋先生和工友们先后找到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有的人情绪激动,直言“没钱吃饭”。

“他们是先后分几批来的,一共7个案件29人。为此我们将系列案纳入绿色通道,成立速裁庭。”承办案件的仲裁员高会广回忆说,因为是系列案,不能推举员工代表,当事人因时间紧迫也没有委托律师。他在一众申请人中,找到了在员工中有群众基础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宋先生,向劳动者们传达调解信息。

经过多次沟通,高会广发现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虽有调解意愿,但不清楚调解程序,不知道什么是“调解书”,劳动者也担心调解书没有法律效力,怕调解后拿不到钱。为此,他向双方答疑解惑,普及劳动法律常识,让双方知悉仲裁调解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其优越性,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意向。仅用7天时间,宋先生和工友们便拿到调解书,待法院强制执行公司被冻结账户后即可领到工资,十分感激的他们专门给高会广寄去感谢信。

这是广州市开展根治欠薪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23年11月10日至2024年春节前,广州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通过排查化解、督导检查、通报约谈、督办清案,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解决,查实的欠薪问题动态清零。今年1~4月,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25377户,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50宗、行政调处劳资纠纷16606宗。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3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2件,向“信用广州”平台推送欠薪失信联合惩戒企业信息6条,有力发挥震慑警示作用。

根治欠薪

今年1~4月,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25377户,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50宗、行政调处劳资纠纷16606宗。

预防欠薪

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

——对企业工资支付监测预警

广州市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扫“穗薪无忧”二维码

——劳动者可线上投诉

建在镇街的基层根治欠薪服务保障站

——在“家门口”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咨询、举报投诉、调解等服务

通过AI技术对施工现场进出口的视频监控巡检

——对考勤管理、工资发放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自动预警

源头着手把好预防欠薪“第一道闸”

如果说调处纠纷是根治欠薪的“最后防线”,那源头治理则是预防欠薪的“第一道闸”。

如何从源头上确保工资足额支付?广州印发贯彻落实《广东省源头治理欠薪问题实施办法》实施方案等制度,从保障资金来源、强化工资支付监管、健全欠薪问题化解机制和推进创新试点四个方面推动工资保障制度落实落地,减少欠薪问题发生,切实遏制欠薪案件增长。市根治欠薪办公室调度各区落实《广东省源头治理欠薪问题实施办法》的情况,并进行全市通报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如今,在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广州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要素实时监控,实现对企业工资支付监测预警。劳动者使用“广州市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系统,扫一扫“穗薪无忧”二维码即可线上投诉。建在镇街的基层根治欠薪服务保障站,在“家门口”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咨询、举报投诉、调解等“一站式”劳动权益保障服务,提升根治欠薪工作效能。

通过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各区每天通过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系统查看辖区内新开工项目和新开办企业的信息更新情况,镇街网格化服务队伍进行劳动用工监督检查,做到“用工底数清、情况明”。通过AI技术对施工现场进出口的视频监控巡检,广州市建设领域管理应用信息平台实现对考勤管理、工资发放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人社部门与工会组织建立“人社+工会”双向通讯录,共享维权信息、整合维权力量,有效化解劳动纠纷矛盾,快速查处侵权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广州推进荔湾区开展创建“零欠薪城市”试点工作,建立根治欠薪服务保障中心,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咨询、调解等“一站式”劳动权益保障服务。推广启用“荔薪无忧”微信小程序,打造集欠薪投诉受理、新业态行业纠纷调解、劳动法律法规宣传、风险提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实现“人社服务到工地,化解纠纷不出区”。

聚焦痛点难点在劳动关系治理上破题发力

和谐劳动关系是根治欠薪的前提和基础。广州聚焦痛点难点、适应新情况,在劳动关系治理上破题发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题发力?广州瞄准了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经济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专业人力资源人员缺乏、用工不规范、劳资纠纷多,这既是小微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又是广州市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痛点、难点和瓶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可以说解决好小微企业的劳动关系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问题。”

对此,广州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集中托管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专业人力资源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劳动关系服务。“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项目帮助公司加强了用工管理,减少了劳动纠纷,提高了员工积极性,推动公司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广州瀚启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监连卿说,在参加托管服务项目前,公司曾因用工管理规范不足导致员工不满,发生数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加入项目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公司存在的用工风险,及时给予意见建议,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用工规范文书,助力企业合规管理,企业劳动仲裁案件显著减少。

从2021年在海珠区试点、到2023年南沙区加入,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如今入库托管小微企业达3213家,覆盖劳动者累计达4.4万人,并计划今年在全市铺开。项目被列入全市100项可推广可借鉴改革举措、市法治建设创新项目一等奖。小微托管智慧平台建设被纳入国家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方案。

此外,适应新业态发展,广州还开展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从订立劳动合同(协议)、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公平就业、就业帮扶、技能提升和维权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成立全国首家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目前覆盖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约71万人。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