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跨进新时代,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领域出现诸多机遇和挑战,这对基层党员干部执政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执政中的基础性力量,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从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全面增强八种本领,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增强学习本领摆在首位,通过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能力来提高其工作能力,消除本领恐慌。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本领;执政能力
一、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本领的内涵
学习能力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强大的学习毅力,优良的学习风气、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根据自身的知识构成和具体的工作需要,树立适合自身能力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最终达到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不断更新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拓宽学习对象,向书本学、向群众学。
学习能力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所共同组成的。对于学习能力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因素决定学习能力相关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该观点认为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策略因素是决定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商越高,学习能力越强。非智力因素包括:性格、情绪、动机等。策略因素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一个人的学习策略越得当,他的成绩就会越好。
学会学习中的学习能力,综合来讲,学会学习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从知识的角度看,学习者能够自发的获取知识,将外部知识进行吸收消化,并且将内部化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二是从学习目标来看,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和调整自己学习行为,不断克服困难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需要强大的学习毅力。三是从学习活动过程来看,一个学会学习者应该合理规划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知识的接受和转化能力。
二、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学习热情匮乏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学习热情,学习进度永远停留在制定学习计划这一步。有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做表面文章,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果不扎实;有的把学习当作一项工作任务,被动机械地去学,没有主动与积极性;有的则处于自我满足的状态,认为自身学历较高,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的需要,不追求进一步的提升;有的以干代学,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和团队不出大问题;而有的由于工作繁忙,缺乏对学习的重视,因而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一周有效学习加起来不过几小时而已;还有一些由于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有些学术会议、研讨会又必须参加,并且这一类会议往往不是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内容展开的,对工作没有任何推进作用,打消了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二)知识结构老化
许多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及时根据需要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知识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基层事务繁杂,没有充足的实践更新知识与调整知识结构,过于重视实践而忽略理论的学习。有的基层党员干部能够认识到自身知识掌握较少,但是不敢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知识结构老化,最终影响了执政能力的提升。知识结构是指人们经过有针对性地、专业地学习培训之后,经过训练形成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当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时,基层工作岗位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要求也是在变化的,因此就会出现不及时更新、实际知识结构就会导致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
(三)思考能力不强
思考能力是指大脑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把握,也是人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另一方面,将书本和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内化在我们头脑中,不断提升我们的内在素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不乏文化素质低、年龄过大的人员,在学习中习惯于一章章的学习、一节节的看,进行碎片化的学习,不太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大量的知识导致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导致学习能力低下。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单线思考,遇见问题不会举一反三,每次出现问题都毫无头绪,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方面相联系。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应当经常处于问题情境中,经常面对问题,不断思考,横向、纵向多角度思考,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不断思考来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三、提高学习本领的主要方法或途径
古语云:“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能力是在我们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以及实践应用中获取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基层党员干部同样如此,为了避免“本领恐慌”,就必须要及时更新学习人类社会出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通过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来提高执政本领。进入新时代,对基层干部的执政本领、学习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更具高度的新要求。面对新时代各种挑战,只有终身学习、专业学习、深度学习才可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一)在端正学习动机上下功夫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学风问题不仅仅是思想上的问题,也是面对工作时的态度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方向,按照马克思主义来引导,在进入新时代后,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基层党员干部容易被迷惑、被俘虏,因此要踏踏实实的学习理解经典著作。面对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才能有效破解“本领恐慌”,从而为大讨论、大学习奠定有力的基础,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在强化理论培训上下功夫
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是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是新时代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个人能力的要求,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不但关乎基层党员干部个人仕途的发展,更是关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在新时代的各项新任务面前,要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才能做到政治过硬与本领高强兼具。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新思想的指导下提高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要依靠学习、改进学习,才能面对新时代新挑战。
(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由各种知识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形成一定的有机构成。基层党员干部中行政管理职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必备知识,还需要有相关的财务、法律知识。对于一个固定的岗位来说,合理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随着岗位的变动,基层党员干部拥有的知识结构也要发生变化,知识结构体系要进行调整,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老化速度越来越快,每年以20%的速度在老化,所以,即使岗位不变动,同一岗位的知识需求也在变化,知识结构也仍然需要调整。为什么会出现知识结构老化这类问题呢?根本原因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不注重加强读书学习,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不读书或者少读书已经成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一个普遍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增强“八大执政本领”,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增强学习本领,把学习作为一种看家本领。如果不保持终身学习,基层党员干部的本领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消耗殆尽,面对新事物和新问题,将使基层党员干部遭遇“本领空白”。这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足不仅仅是基层党员干部个人的小问题,更是关系到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大问题。不是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是关乎全局的大毛病。基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是一种生活常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毅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习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工作中不断获取大量的新知识,坚持不断地学习,快速更新陈旧的知识结构,用新的知识、新的工作方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论学习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
[2]刘正妙.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学习本领[J].红旗文稿.2018.8
作者:中运客运公司冯燕萍
(编辑: 刘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