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公交企业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及实现路径

www.guangzhou.gov.cn2020-08-30 09:25:00来源: 中国广州网作者:郑琛婷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公共交通运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和技术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保驾护航,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是工匠培养的核心,工匠精神在企业的落实落地能切实推动技术创新,转化成生产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维修技术人员的文化程度多集中在中专和大专,但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于车辆技术人员的维修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激发车辆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将技术人才的资源效益发挥到最大,实现“人才是第一资源”,从而为企业保驾护航,是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技术人才培育工作面对的难题。

一、工匠精神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公共交通运营行业多是国有资本控制的企业,虽然是寡头竞争,但是同质化、单一化严重,企业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亟需发扬工匠精神,并需要将之转化为现实利益。

(一)行业竞争激烈亟需工匠精神

随着城市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公共交通行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的时代,地铁线路的增多与提速,使得公交企业被桎梏在了同行业竞争的瓶颈。企业发展多还依赖于客观的城市发展和市场增长,主业版块业务需要不断创新,第三产业板块的业务需要进一步激发和盘活。同时,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不足,使其在自身工作岗位上没有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因此,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共同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二)品牌打造和队伍建设亟需工匠精神

当前公共交通行业的公交板块、客运板都逐渐与信息时代接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但是维修业务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业务板块,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和留住人才对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车辆维修行业,特别是大客车维修行业,脏、累、苦、差,造成了维修技术人员的成就感、荣誉感,以及被认知的认同感较低,能够坚持到底的维修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企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技术队伍建设不稳定,具有精湛技术的维修工匠更是极少数。

二、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弘扬工匠精神中遇到的困难

(一)工匠精神转化为实际成效的程度低下

作为国有企业,公共交通运营企业主要运用传统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和员工凝聚力活动,多使用讲课、开会、集中学习等方式宣扬工匠精神,因不能贴近当前信息传播方式,效果受到制约,较难转化为生产力和职工凝聚力。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不足

企业虽然鼓励员工追求工匠精神,但缺乏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没有给予现有的优秀工匠更多的空间和财力投入,促进他们改良工艺水平、提高生产效能。优秀工匠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跟管理人才共同竞争,不能体现出技术优势、同时又可能暴露出技能人才学历、理论等方面的不足,不利于企业培养人才多样性,也较难留住优秀的技能人才。

三、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助推工匠培养有效路径

(一)发挥示范效应

一是注重发挥优秀技术人才的积极影响。采取师傅传帮带、技术比武、技术推广等方式,不断放大技术团队的标杆效应,以重点项目攻关育人,整体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师资团队“领头雁”作用。组织技术骨干、技术能手成立内部师资团队,对技术薄弱的人员或车间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与个别帮扶,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全员培训、全员提升的良好氛围。三是搭建职工提升业务技能的自主学习平台。倡导“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培育理念,发挥强大的师资团队优势,实行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打造技术“自助餐”,推动广大职工自主学习、自我提升。

(二)构建管理制度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从业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完善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能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员工的工匠精神;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为从业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使优秀工匠为企业所用、人尽其才。二是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制度是工作开展的基础,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才能推动工作高效进行。对于技术革新要探索“创新+激励”的管理模式,制定“提质增效”的评价制度,充分促进技术人员的成长成才。

(三)畅通发展通道

转变旧有观念,提升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构建人才选拔、培养、任用、考核、激励的科学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将技能人才纳入企业、职业发展通道中,探讨建立行政序列和专业序列并行的“双轨制”发展通道,明确、扩宽技术工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点、线、面,使技能人才、优秀工匠能在企业中体现出技术和人才的价值,同时也有自身的技术和能力反哺企业发展。

(四)推进技术创新

以工匠培养为抓手,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凝聚精湛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日常维修作业中遇到的技术故障和“疑难杂症”,研发技术创新项目。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和技艺提升,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维修材料成本,有效推进新技术的推广,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更绿色环保、更安全可靠、更舒适便捷的公交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转化工匠精神

以优秀人才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建立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以企业内部劳模、优秀工匠为带头人,从技术生产一线中挖掘技能领头人才,组建具有精湛技术的技工团队,对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杂症、疑难故障进行攻坚和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和创新工作;开展技术传、帮、带、教工作,通过抓重点、带全面的阶梯型培训模式,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维修技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以先锋带头、团队协助的形式培养知识性、技术性、创新型的业务骨干。

【参考文献】

[1]徐宏伟,郑君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制度构建的意义、原则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3):33-39.

[2]李淑玲《工匠精神:敬业兴企,匠心筑梦》,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3]成都市总工会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行动[J].工会信息,2014(06):44.

[4]李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27)

[5]刘志红.技术创新孵化器 人才培养推进器——宁夏石化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结硕果[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0(05):28-30.

作者:广州公交集团第二公共汽车有限公司郑琛婷

(编辑: 刘卓莹)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