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www.guangzhou.gov.cn2020-06-04 11:45:57来源: 中国广州网作者:蔡亚萍

【内容摘要】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是优化和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经之路,也是培育国有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不同层次、不同受众群体中的精神纽带作用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国有企业

随着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化、制度化的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职工性质结构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如农民工、外籍人士、民主党派人士等的新兴劳动力的出现,职工的思想观念、认知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内部凝聚力也成为了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必要任务之一。

一、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作用定位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亦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然要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身发展的使命之一,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组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背景下长期历史发展和多代管理者的观念沉淀的产物,展现了组织整体的价值观与理念,它是企业、管理者、职工之间的情感纽带,是组织内部凝聚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关于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绩效和经济效益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公司的长期保值增值产生显著影响,是决定公司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要增强自身竞争力,保证内部团结与稳定,实现提质增效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国有企业,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强两者的互动与融合,一方面有利于强化传统优秀企业文化内核的魅力,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优秀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路线和方针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有助于传播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并进一步发挥正面引导的功能。

二、当前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主要问题

1.同质化、形式化情况严重

当前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更多奉行“拿来主义”,如原封不动地转发党内文章或学习内容,以转发代替宣传;或将其他企业的文化提炼准则和经验直接复制到本公司,以成功企业代替本企业;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宣传方式亦采用了较僵硬的答卷式、课堂式的传播,宣贯内容空泛、形式僵化,大多都是为完成任务而传播。由于职工的文化素质水平、政治修养水平之间存在差距,导致大多数职工在接受宣贯的阶段就已无法理解企业文化部门宣传的内容,未能深入认可企业文化内核,宣传工作也自然未能发挥应有的精神纽带作用,反而成为了职工工作以外的额外负担,造成相反的影响。

2.拘泥于企业文化表层建设,而未深入影响到企业文化内核

根据企业文化结构理论,企业文化通过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次发挥其精神载体功能,四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但当前有的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较多只注重于最表层的物质文化融合,即通过各类海报、宣传资料、LOGO等表现形式,使思政工作的宣传与企业文化的宣传尚未实现有效的融合。这也同样导致了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推进。

3.影响面局限,未能很好结合当前企业人员情况

当前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三会一课”、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方式向党员群体进行传播宣贯。但对于非党员的职工而言,有些企业照搬对党员教育的方法;同时,相关宣传材料中的用语、表现形式也多为党内宣传的方式。这对于政治理论基础较薄弱或未曾接触过党内相关解读的非党员职工而言,各类宣传都会显得内容空泛且难以理解,接受度普遍不高。

三、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措施探讨

1.明确工作地位,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专项小组

创新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开展的方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联动起来,是优化和增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实效性的必经之路,也是培育各国有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不同层次、不同受众群体中的精神纽带作用,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建设,使思政工作与企业经营生产工作有效互动的必要举措。这需要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由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组织中发掘政治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以及对企业历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形成专家小组进行攻关,建立一套真正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普及各类员工的宣贯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有条件的企业也有在组织结构中将该小组独立成为一个部门,更好地利用公司资源和部门职责权力进行工作推进。

2.结合理论,多方位进行工作推进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从内向外进行工作推进。在精神文化层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结合企业长期以来的优秀经验,提炼并丰富自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在制度文化方面,要在制度建设上体现公平和人性化,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员工的思想,使企业的制度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和谐统一,形成员工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约束的相协调;在行为文化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政工作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各类活动、各类思政学习的影响面,也可采取以党员带动非党员的方式,让党员在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主动担责,带动非党员员工在活动熏陶中学习并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同时加深对党的理解与认知;在物质文化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环境、劳动现场以及生活娱乐设施建设,以此提高宣传的实效作用。

3.考虑不同层面职工的需要,创新宣传和表现形式

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要需结合公司当前人员结构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公司当前党员、非党员人员比例、各部门人员素质分布等多种不同情况,结合不同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并行多套方案,协调完善工作推进的表现机制,做到尽可能覆盖更大的受众面。让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真正落实到员工,得到大家的认可。以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例,该类人群当前接收资讯更多通过网络、多媒体的形式,且更热衷于生活化、趣味性的表现形式,在对以该类人群为主的企业文化宣传中,文化建设部门可以考虑结合当前热门的网络直播、情景剧等方式,将企业希望宣传灌输的理念通过分解重编的方式,形成小单元剧的形式进行轮播,能够更有效地吸引该类群体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企业文化和思政宣传的目的也更容易达到。

四、结语

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合力是推进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建设不可忽视得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在加强思政工作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不可忽视对非党员职工的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张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体研究——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6(18-1).

[2]杨永茗.谈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作用[J].才智,2019(32),199.

[3]熊伟.国企改革视角下企业文化的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9(23),217-218.

[4]陈国平.新时代强化国企工会思想政治引领路径的探索[J].现代交际,2019(24),243-244.

(编辑: 廖如媚广州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