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向观展嘉宾介绍历史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粤外事、穗外事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领代表团于7月2日至3日访问广州。昨日,“铭记英雄——飞虎队在广东”历史图片展(广州站)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幕。通过展出飞虎队历史图片、飞虎队徽章、军装、文书等珍贵史料,本次展览生动还原飞虎队组建背景、在华执行任务战斗场景,重点展现了二战期间广东军民与飞虎队守望相助、携手抗敌的故事,是中美人民共同传承和发扬飞虎队精神的生动见证。
广州市友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将持续挖掘中美合作历史资源,推动民间友好交流,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注入人文动力。
展出飞虎队相关历史图片及实物
202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强调“追忆往昔,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
为讲好飞虎故事、赓续飞虎情谊,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展出飞虎队相关历史图片107幅、历史实物10件,并同期向公众重点推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各类书籍258册。
本次展览以“同盟抗敌”“并肩作战”“生死营救”“抗战胜利”为脉络,讲述中美军民联合抗日并肩作战的故事。结合广东与飞虎队的天然血脉联系,展览重点介绍1400余名美籍广东台山青年投笔从戎,加入飞虎队,返华参战的历史故事;以及1944年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代表的广东军民成功救助飞虎队队员,与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开展海上抗日的广东飞虎故事。
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广东首批“飞虎队友谊学校”获授牌
开幕式上,飞虎队老兵后代与专家学者共同讲述感人故事,师生代表以文艺演出致敬历史。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为广东省首批“飞虎队友谊学校”授牌。广州市真光中学、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江门台山市第一中学、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四所学校加入“飞虎队友谊学校”项目,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中美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培养新时期飞虎队员。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成立于1998年,是旨在促进中美航空历史事件研究和纪念的美国民间友好团体。创始成员大多数是飞虎队志愿航空队和驼峰航线的飞行员。援华作战期间,近2600名美国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408人失踪,许多中国人民在营救飞虎队队员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多年来,飞虎队老兵和家人通过参与基金会组织的重返中国12个省25个城市的活动与更多的中国人民结下了新的深厚情谊,为中美民间外交和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带着500名飞虎队飞行员回到中国。我注意到,当他们下飞机时,看到机场、火车站等各种现代建筑物时,他们脸上都有同样的表情。他们为中国的现状感到骄傲,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感到自豪。”杰夫·格林透露,今年夏天,他还将带领100多个美国孩子来中国,与中国的学生们交流,告诉他们这些故事,了解这段共同的合作记忆。
飞虎队老兵后代:父亲带着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回到美国
本次随团而来的,还有飞虎队老兵后代——克利福德·朗,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也是基金会“飞虎队友谊学校暨青年领袖计划”执行委员会成员。
“孩子们,看,这是我的爸爸!”指着展板上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骄傲地和周边围着的广东学子们说道。照片中,19岁的年轻飞行员老克利福德·朗身穿飞虎队夹克,头戴军帽,笑着坐在战斗机中,意气风发地望向镜头。
老克利福德·朗是二战时期飞虎队第14航空队P-40战斗机的飞行员,在1944年的滇西反攻战中提供空中支援。他也是战后第14航空队协会的会长、基金会创始成员之一,曾多次参与基金会的飞虎队代表团,访问中国,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你们知道飞虎队飞行员夹克上的飞虎标志是由谁设计的吗?”“没想到吧,是迪士尼公司”……在熙熙攘攘的参观学生群体中,克利福德·朗兴致盎然地做起了讲解。
克利福德·朗说,父亲的一生共执行了104次任务,曾两次被击落,最后一次任务恰逢在他20岁生日那天。老克利福德·朗当时的任务是要摧毁日本的战时指挥部,他和另外两名飞虎队员一同飞往腾冲,用18枚火箭弹袭击了目标建筑。任务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这一行动也使得中国士兵在一场激战后重新夺回云南腾冲古城。
“当父亲离开中国的时候,当时的中国还饱受战争的蹂躏,他带着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回到美国,这份情感也陪伴了他一生。在1995年和2005年,他终于能够重返中国,当时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亲眼见证了中国一路走来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他感到十分骄傲,因为这巨大的成就背后也有他的一份力。”克利福德·朗说。
说到动情之处,克利福德·朗眼含泪花,不时哽咽。“如果我的父亲还活着,看到在中国举办的这个展览,一定会和我一样高兴得流泪。”他说,虽然父亲在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在这里与中国人民一起抗战的经历,在他94年的人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我们与中国人民相处十分亲切舒服,结下了深厚情谊。”
近年来,克利福德·朗继承了父辈的旗帜,积极参与到基金会的传承活动中,讲好“飞虎队故事”、赓续“飞虎情谊”、传承“飞虎精神”。“我很荣幸能够多次回到中国,也希望将这份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在中美学子中共同延续传承。期待大家共同努力,续写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的友谊,开启合作的新篇章。”他说。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