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猎德涌百龙聚首、盐步老龙探契仔…… 千龙斗靓 满满都是乡情

www.guangzhou.gov.cn2024-06-11 10:57:32来源: 广州日报

6月10日,四里八乡的龙舟会聚在猎德涌参加“龙船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配合龙舟的鼓声,划船手有节奏地划动船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荔枝湾涌上,泮塘龙船迎来了“契爷”盐步老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石牌村村民吃龙船饭。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村民用倒置的雨伞接龙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陈晓洁、黄国宏 摄

骑“膊马”,捂耳仔,睇龙船,一代代广州人的童年记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如果说龙舟赛是斗速度、斗“技”,那招景就是竞艳、斗“靓”,别有一番味道。昨日,一年一度的“龙船景”活动在广州各区热闹上演。百龙会聚猎德涌争艳斗丽、泮塘龙船“契仔”陪盐步老龙“契爷”湖上巡游……兄弟村的龙船从四面八方赶来趁景探亲,满满都是乡情。江面上,锣鼓喧天,龙舟竞渡;河涌边,人潮涌动,欢声笑语。

天河猎德涌

人要趁墟船要趁景

来往多了关系才好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钧圣 通讯员池焰铖)昨日,天河猎德涌热闹非凡。上午9时,上百艘龙船沿着珠江水网接踵而来,龙舟争流竞渡,猎德涌两岸彩旗飘扬、人潮涌动,锣鼓声、鞭炮声、呐喊声响彻两岸,一片欢欣。

“我们石牌的招景日,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有很多年历史,在这天,友好乡村、老表村会扒龙船来趁景、探亲。”石牌父老池叔介绍。

“招景”“趁景”是广府地区村落间延续兄弟情谊的方式,历史渊源越深的村落,趁景的龙船越多,龙船景也越热闹。当天来石牌村趁景的不只有天河冼村、猎德村、潭村、员村、车陂村等近邻,还有越秀寺右村、杨箕村,海珠琶洲村、官洲村、新凤凰村,黄埔塘口村、沙井村和番禺南亭村、北亭村等友好村。

为了迎接乡邻好友,热情好客的石牌人早早做好了准备,在河涌边设置了石牌龙舟活动接待站,桌子上摆满了龙船饼、茶水、饮料等,招待远道而来的老表们享用。“人要趁墟,船要趁景,来往多了关系才密切。老表今天来探访我们,我们作为主人家当然要好好招呼他们!”村民董叔说。河涌边,潘叔招呼道:“老表,上岸饮啖茶吃个龙船饼啦!”

锣鼓震耳的热闹背后,藏着种种礼节上的讲究。来“趁景”的龙船扒到村口时会用放鞭炮的方式来打招呼,主人家听到鞭炮声后,也会点燃鞭炮抛到河涌上空,以表热烈欢迎;当“咚、咚、咚”的鼓声越来越近时,父老乡亲纷纷扬起手中的帽子招呼龙船靠岸,此时,龙船起码要扒三个来回才会上岸,以示尊敬。

龙船离开时,同样要扒三个来回,表达对主人家热情款待的感谢,寓意有来有往、情谊延续,岸上的父老挥动草帽送别,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这是广府地区乡村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龙舟文化习俗,彰显了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精神。

除了招景,龙船饭也少不了。如今,石牌村招景日龙船饭的菜式也越来越丰盛,有寓意红运当头的脆皮烧肉、家肥屋润的香芋扣肉、丁财两旺的龙船丁、龙马精神的盘龙鳝、步步高升的马蹄糕……石牌村民用这些好意头的菜式招待来趁景的亲朋好友,希望所有吃过龙船饭的宾客都幸福安康。双岗老表区叔点赞道:“石牌村不愧是有七百年历史的大村,人文底蕴非常深厚,年年招景都办得好热闹!”

荔湾泮塘

592岁老龙探契仔

“父子”巡游荔湾湖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多 通讯员荔宣)昨日,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之“五月五·龙船鼓”在荔湾湖公园举行。

荔湾泮塘和南海盐步两地龙舟结契的历史悠久,自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至今已有427年历史。当天上午,在荔湾湖水面上,一场盛大的“兄弟探访派对”展开,精神抖擞的泮塘龙船迎来来自盐步新城、坑口、茶滘、葵蓬、桥头、学正东约、石井、坦尾、东漖、植村等16支龙船队伍,群龙在荔湾湖上巡游,声势浩大。群龙是如何游到荔枝湾?来自石井街龙舟体育协会的林叔说,他们的龙船由快艇牵引到泮塘涌入珠江的闸口处,“扒仔”坐车到闸口附近的岸边,然后下水扒龙船,进入泮塘涌,最后汇集荔枝湾。

为欢迎592岁盐步老龙的到访,在荔湾湖五秀埠头上,泮塘村中长老主持了隆重的簪花挂红仪式,给予至高礼遇,继续书写两地友好交往的情谊。仪式上,泮塘村民代表为盐步老龙簪上神花、挂上红绸,寓意吉祥和尊崇。盐步老龙带来当地时令特产秋茄作为礼物,泮塘村民会向盐步老龙代表赠送一对题为“昔日夺标同鼎甲,当年沧海占群龙”的香云纱标旗以及烧猪、米酒和菱角、马蹄粉等土特产礼物,盐步老龙代表则把泮塘村赠送的香云纱标旗装在船头,以表达对泮塘乡亲的谢意。

簪花挂红仪式后,泮塘龙船“契仔”陪同盐步老龙“契爷”在荔湾湖上巡游,岸上村民争相向盐步老龙揖礼欢迎,现场鼓声雷动,鞭炮长鸣,掀起整个泮塘龙船景的高潮。

扒完龙船,乡亲们聚在一起吃龙船饭,便会“龙精虎猛、顺风顺水”。龙船饭讲究的是一个好意头,质朴、原味是其一贯的特色。泮塘龙船宴的菜式也十分传统,除了有白切鸡、脆皮烧肉、烧鹅、冬菇发菜和鱼肚羹等常见菜式外,还有极具泮塘特色的红菱焖火腩、龙船丁等菜式。

当天荔湾湖公园人潮涌涌,康先生带着来自湖南的亲友,早上6点多就来到荔湾湖公园一个阴凉处“霸位”,“做了攻略,就住在公园边上,一大早进公园,一直在这里等,这个端午,就是专门为泮塘龙船景而来!”

越秀二沙涌

南二沙北寺右 江面宽环境靓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廖靖文)端午节当天,越秀区相邻的寺右、二沙都有龙船景,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前往珠江水道二沙涌两岸的五羊新城、二沙岛观赏。“酒店楼下就能看龙舟,还在端午节这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从江西来广州旅游的游客王女士说。

据统计,有130多条老表村飞龙前来趁寺右景,从上午9时许一直延续到下午4时许,中午时分最为集中。寺右景所在二沙涌是珠江水道的一部分,江面宽阔,可以容纳几十条龙船同时靠岸,场面十分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寺右景对面就是二沙景,停办30年的二沙景,最近两年恢复在五月初五举办,今年规模空前。

“我是第一次来二沙景,大家都想来见识下,环境靓,招呼得好!”海珠区仑头村的“老表”黎先生在二沙景上岸后一边品尝龙船饼一边说。

二沙村集体大江公司负责人范炳坤表示,二沙老龙船1993年最后一次探亲。2019年原二沙村民集体决定重新打造一条新龙船,2023年首次重新在二沙岛北侧原二沙景位置招景,今年规模更大,集体参与齐心协力把二沙景做好。

海珠碧水瑶溪

哪怕“上楼”很早 端午也要相聚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子良)端午佳节,江南西商圈的碧水瑶溪畔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龙船景盛事,吸引了众多目光。

上午,随着鞭炮声的响起,此地的联星村南田片、瑶头南昌隔山村龙船队来回巡游,并出门“探景”,广州各地多条村的龙舟队伍也来此“趁景”。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龙舟上坐满了身着统一服饰的划船手,他们紧握船桨,配合着船头的鼓声,有节奏地划动着。

在碧水瑶溪一涌两岸,市民游客早已迫不及待地等候多时。每当有龙舟经过,观众们都会发出阵阵欢呼声和加油声,为参赛队伍鼓劲助威。

午后,现场气氛愈发高涨。沿岸观众聚集,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他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景象。龙船队伍也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更加卖力地划动着船桨,各队“龙头”位的队员都在用力晃动,使得河涌无风起浪,寓意“风生水起”。

南田龙船队的队员罗飞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居民,他向记者介绍:“河南(海珠区旧称)的江南西一带,城市化进程很早,村民们也都‘上楼’成为城市居民。但每到端午,我们还是会聚在一起‘扒龙船’,就是为了这份水乡情怀以及龙舟文化能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番禺新桥村

雨天争接龙膥 好运带给家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陈晓洁、黄国宏)昨日,一年一度的散龙膥民俗活动如约在番禺区新桥村圣母庙前举行,不少市民来这里接龙膥求好运。

散龙膥也叫撒龙船李,“龙膥”为三华李。“膥”与“春”同音,是广州方言,也就是“蛋”的意思,“龙膥”即“龙蛋”,寓意福气吉祥,接到“龙膥”就如同接到福气吉祥。村民们为求好意头,每年端午节这天的11时都来接“龙膥”。

当天10:30,庙前已是人头攒动。据工作人员萍姐介绍,今年的散龙膥的活动共准备了800斤三华李。上午11时许,散龙膥活动正式开始。几名身着红衣的小伙子拎着装满三华李的红色水桶,爬上庙顶,从上而下将三华李撒向人群。庙前的人群早已排到了跨龙桥上,他们纷纷将雨伞倒置,试图接住这些寓意着好运的龙膥。有些群众还特意在雨伞顶部绑上棍子,以便让雨伞升得更高,更容易接到龙膥。

整个散龙膥过程持续了约20分钟,尽管期间下起了小雨,但群众依然热情不减,坚持接龙膥。活动结束时,一位大姐收获颇丰,她手中捧着满满的三华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她是新桥村村民,每年端午都会来接龙膥,并将接到的龙膥带回家与家人分享,祈求家人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