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对外新闻发布>>>正文

2002年广州市交通运输、邮电形势与2003年展望
市交委 市计委

  一、2002年交通运输、邮电形势

  2002年,广州交通邮电业生产稳步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广州地区客运市场总体运量稳中略有增长,货运市场总体运量略有下降,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不平衡。公路、民航和城市公交客运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民航客运量增幅明显;水路客运继续萎缩。货运方面,港口、公路、民航保持增长趋势,铁路、水运呈下降势头;邮电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吞吐量。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67亿吨,比去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23.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71.81万标箱,增长19.4%;港口吞吐量居世界港口前列,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主枢纽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全社会完成货运量25227万吨,增长1.26%,完成货物周转量21578899万吨公里,下降4.28%。其中:完成公路货运量14122万吨、货物周转量98671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29%和9.96%;完成水路货运量8995.94万吨、货物周转量18981460万吨公里,分别下降1.60%和4.93%;完成铁路货运量1656.10万吨、货物周转量1547800万吨公里,分别下降19.27%和5.83%;完成民航货运量23.72万吨、货物周转量6087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6.57%和70.63%;完成管道货运量429.15万吨、货物周转量2052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32%和12.13%。
  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全社会完成客运量26729.27万人次(不含公交、地铁),增长9.32%;完成客运周转量3936849万人公里,增长11.55%。其中:完成公路客运量2315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21315万人公里,分别增长9.98%和10.89%;完成水路客运量152.28万人次,增长1.93%,旅客周转量11877万人公里,下降2.85%;完成铁路客运量2790.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8660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3.05%和5.21%;完成民航客运量629.0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1705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7.18%;地铁一号线客运量6567.15万人次,增长3.2%。
  邮政电信。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7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市邮政局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12.12%,实现收支差额3.45亿元,同比增长1.17%。市电信局完成全年业务收入69.2亿元,增长6.8%。年末电话机数达436.16万部,新增60.19万部,增长16.0%;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18.21万门,新增35.76万门,增长6.9%;移动电话用户新增185.38万户,增长33.1%,年末总用户数达745万户。至2002年末,通过市电信部门网络线路作为出口的因特网用户达256.15万户,新增135.2万户,增长1.1倍。城市电话拥有率(含移动电话)达到165部/百人,比上年增长20.4%,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二)基础设施完成情况

  公路建设与养护。协调推进广州东二环、广州南部快速路及新龙大桥、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公路(北三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广州段)项目、广清高速与环城高速连接线工程的立项和筹建等前期工作;协调解决京珠高速公路白云区段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国道G106白云区段、国道G106新机场立交至花都迎宾大道路口段、旧广从公路同和至大源村段等改造工程;组织开展广州北部(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沿线(南端)的环境评估、地址勘测等前期工作。黄埔大道、增槎路、东晓南路、广汕出口四条放射线已按计划建成通车,完成如意坊放射线芳村大道和广园—广花放射线旧广花路的改造。
  港口建设。组织科研单位论证南沙建港的可行性、港区选址、泥沙淤积等;组织设计单位论证并确定了南沙港区进港路桥的选址方案。完成新沙港区8-10号泊位集装箱码头的堆场和进出港道路。推进广州客运港工程进展。
  站场建设。海珠客运站生态站场和白云货运站的主功能大楼均已完成40%的工程量;完成窖口汽车站、沙太货运站、黄金围货运站的收尾工程;推进夏茅简易站场基础建设,夏茅汽车站与市桥货运站的引资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中山八路公交站、天平架公交站的改造立项和昌盛里公交站的建设立项、征地,以及天河客运站公交站改造、珠江新城公交站工程整改和验收、龙溪保养场的设计图纸报建、会审招标文件,积极筹备我市公交站场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前期工作。
  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完成35个大项目57个重点标的招标工作,航站区航站楼结构工程、飞行区道面工程及桥梁工程基本完成,综合区工程全面铺开。
  地铁建设。二号线三元里至琶洲16个车站的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其中三元里至晓港的9个车站已经开通,预计今年6月开通至琶洲;三号线试验段的花城大道车站、新窖南车站和番禺折返线、客—新区间等4个工点已开工建设。

  (三)交通运输、邮电形势分析

  公路客运:广州市公路网进一步得到完善,五大出口道全部实现一级公路的标准,三条绕城省道基本建设为一级以上公路,全市所有镇基本通二级公路,基本实现行政村中开通公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节假日市民选择外出的机会增多。同时,公路运输企业豪华直达快车的比例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客车作为中短途的出行工具,公路运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铁路:羊城铁路总公司全年旅客发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由于提速,运行图客车停点削减,导致中间站客流大幅下降;二是客运公司成立后,业务上存在不协调问题;三是规范无座票,无座票日均减少了4300张。全年货物发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广东生产结构变化,原来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为新的三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所取代,重货向轻货转变,而且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大型厂家在全国很多地区都设分厂,有效货源减少;二是公路、水运与铁路竞争加剧,而铁路管理体制仍没有太大改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三是铁路内部原因影响,如铁道部的计费径路、行包专列开行、施工路料运输减少等规定,使货物发送和货运进款减少。另外,羊城铁路总公司与广梅汕、三茂、广深、平南等铁路公司竞争加剧,货源吸引范围逐渐收窄。

  民航:民航客运量重上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但全年增长不平衡,上半年增长快于下半年增长,国际航线的增长快于国内航线的增长。上半年,飞机日利用率、载运率、客座率明显提高,春运、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趋旺,大量旅客选择乘飞机旅游探亲,使得民航运输增长迅猛。5、6月份,因近期国内两次空难和华航空的影响,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均有小幅下降;同时,6月份起试行国内航线团体票价新政策,规定团体票最低折扣率不低于7折,明令取消“红眼航班”,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国内航线客运量持续下滑。8月份以后,随着国家调整出境旅游管理政策,学生、教师及家庭旅游市场活跃,民航客、货流迅速回升。

  城市公共交通:广州市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公交线网的合理化调整以及公交线路与地铁线路的合理接轨,“羊城通”公交卡的发行,使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公交车出行,公交运输增幅比较大。

  水运:远洋运输方面,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加大船队结构的调整力度,降本增效取得实效,核心业务快速增长,杂货市场业务整体保持平稳态势。沿海运输方面,散货运输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运价保持相对稳定。生产季节性特点不明显,往年7-9月传统的运输高峰期本年相对平稳。由于航运企业历史包袱重、运力过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航运经济总量与2001年基本持平,仍处于低谷。

  港口: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刺激了能源、建材等大宗海上运输货物需求的增长,货源到港普遍良好,货源构成均衡,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港口货物以海洋原油、成品油、煤炭和铁矿石等外进货物为主。

  邮政:市邮政局坚持经营体制、服务营销体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物流公众服务网络建设、营业网点建设,狠抓邮政服务水平,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经营风险有效降低,现代企业形象逐步树立起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邮政业务保持大幅度增长势头。

  电信:市电信局坚持深入研究市场,审时度势,迅速调整发展策略,确立了“业务收入完成70亿”的目标,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实施投资拉动和客户保持、话务量经营双管齐下的“攻守兼备型”经营策略,使企业业务有所增长。

  二、2002年广州市交通运输、邮电的展望

  (一)港口及水路运输

  广州港将努力巩固和提高大宗重点货物的市场占有率,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以稳定原有货源和吸引新货源。预计2003年广州港全港货物吞吐量1.4亿吨,全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00万标准箱以上。明年杂货市场将基本保持稳定。预计航运企业全年完成货运量2843万吨,货运周转量553267万吨公里。

  (二)铁路

  2003年,羊城铁路总公司为适应铁道部实施“网运分离”改革的新形势,努力搞好运输组织,稳妥推进企业改革,依靠技术创新,拓展多元经营。预计全年旅客发送量和货物发送量将稳中有增。

  (三)民航

  经济的强劲增长仍将成为推动航空运输发展的主导因素。预计2003年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4.1%,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7%。

  (四)邮政

  2003年,广州邮政将进入现代化邮政发展年,努力完成以下目标: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32万元;全员学历教育率达到或超过65%;邮政机构全国联网率达到或超过85%(自办网点);邮件自动化处理率达到或超过65%;人均邮件量达到或超过40件;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或超过10%;顾客满意率达到或超过90%。

  (五)电信
 
  广州电信州电信效益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根本,加快发展,加大对广州市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和支撑力度。

  三、对策建议

  (一)航空运输企业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与有关管理部门加强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营运环境。白云机场强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服务、安全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树立白云国际空港品牌。

  (二)广州港在挖潜港口生产能力的同时,以深水港的建设为重点,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港口结构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更新观念,提升港口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水平。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注意处理好生产和效率的关系,防止新的坏账形成,确保资金安全和周转正常。

  (三)航运企业深化内部改革、改组、改造工作,明晰企业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改善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清理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通过费改税给航运业以调养生息的机会。将收取的航道费等专款专用,加大对航道、码头建设的投入力度,探讨各种融资渠道建设基础设施,提高航运的通航能力。

  (四)继续组织“珠江三角洲环形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北二环高速公路已通车的基础上,加快东二环高速公路和西二环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国、省道建设上新台阶,继续推进国道105线、106线和一批省道干线公路的改造。进一步推动县乡公路发展,扶持贫困地区公路建设,使各县级市的路网结构更趋合理,2003年完成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的任务。

  (五)深入实施“科技兴交”的发展战略,广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增强道路交通效能和安全,减少运输成本、降低交通污染,确保可持续发展。

  (六)净化邮政业务市场,加强邮政立法修法工作;加快报刊零售亭的建设;落实邮政网点布局与功能场地规划;加快邮政物流业务发展;为邮政进社区提供便利条件,加快邮政信报箱群建设,确保小区通邮。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中国广州 * 2003
最佳显示 真彩色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