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二:

“入世”对若干重点行业的冲击有多大

    [导言:中国“入世”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还会面临怎样的冲击呢?前不久,有关行业组织分别就此作出了初步判断,现摘要如下。]

    机械行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对我国机电产品市场的进入战略,正在由过去推销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资本、技术、服务等多种手段的全面市场输入,一些体现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机械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和规则来开展经济活动,必将引起整个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汽车工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大幅度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将对各类汽车及零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即将对外开放的汽车与零部件的国内销售、汽车进出口和分销服务、经营性运输公司、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汽车生产性融资等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也会对服务贸易体系尚不健全的我国汽车工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入世后将取消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的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发展关键零部件,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会有一定影响。

    冶金行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钢铁产品进口平均关税将进一步下调,但平均降幅不大,国产小型材(包括螺纹钢筋)、线材、中板等钢材品种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同进口钢材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受冲击较为突出的钢材品种主要是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石油管、优质合金钢等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但非关税措施取消(如进口限额、钢铁产品的核定经营等)的影响,将大于关税减让的影响。

    有色金属工业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企业在装备水平、新产品研发能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营销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关税降低,国内有色金属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竞争力较弱,将受到一定冲击;三是在高技术、新材料领域,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石油行业 我国石油公司将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全球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渐临近,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既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竞争的直接冲击,国内外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增强整体实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调整战略,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联合和重组,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巨型石油公司。这种发展态势对我国石油公司形成了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此外,国内石油市场受到国际油价急剧涨落的巨大冲击,如何在低油价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是我国石油公司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非关税措施管理的石油石化产品有:成品油、聚酯切片实行进口配额管理;部分合纤原料和合成纤维实行限定数量、限定用途的暂定低关税;原油实行限量登记;塑料原料和合成橡胶实行自动登记;原油、成品油实行授权经营。在加入WTO后5年内将逐步取消上述数量限制措施。减让关税将使进口产品更具吸引力。给予外国公司贸易权和分销权,将使我国石化工业面临包括营销策略和管理水平在内的综合竞争力的挑战。从石化工业内部看,炼油业受到的最大冲击将来自恢复成品油进口和外商在我国进行成品油分销;合成树脂受到的挑战将来自于外商卓著的信誉和完善的服务;大部分合纤将因进口配额的取消,低价格高质量进口产品将处于明显的优势。

    医药行业将在三个方面受直接影响:一是关税的降低对半合成抗生素和头孢系列原料药及相关中间体、医疗器械中的B超、内窥镜等产品影响较大。由于这类产品国内生产技术水平不够高,降低关税将使这类产品受到严重的冲击。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因此,我国临床治疗需要的专利药品将主要依靠进口。三是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业多、规模小、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问题,加入wTO后,医药流通企业在经营方式、资本质量和规模等方面无法与国际跨国公司抗衡,这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建材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研究开发能力,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商品关税降低可能导致进口量增加,国内市场国际化。跨国公司将依托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我国建材领域的投资,国内建材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轻工行业入世对我国轻工行业产生的影响十分复杂:对开放度较高、利用外资较多的家电、日用化工、啤酒、饮料等行业比较有利;对自行车、缝纫机、玩具、钟表、家具、五金制品、陶瓷、罐头、皮革、箱包件、抽纱制品等轻工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对国内市场进口依存度不大或国外产品有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的照明电器、日用玻璃、制盐、文体用品、制笔等行业冲击不大,但可能给产品和技术升级形成一定的壁垒,总体影响利大于弊;对以农产品为原料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乳制品、葡萄酒、味精等产品冲击较大;对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经济规模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乏力的造纸及造纸机械、制糖等行业冲击较大。

    纺织品行业入世利大于弊。但是,由于我国化纤企业规模偏小,原料成本偏高,在品种、质量、价格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入世”后,面对价格低、质量好的进口产品,我国化纤企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特别是对一些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冲击更大。“入世”后,纺织面料进口关税将降低,中高档面料一般贸易进口将有一定增长,印染企业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大。


    物流产业“热了”,铁老大怎么办?

    中国大陆的物流业终于“热”起来了,短短4个多月,200多个物流峰会、论坛、研讨会、展览会和纷纷在政府高层亮相,尽管有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尚未成长起来。

    据悉,早在1992年,荷兰TNT邮政集团就获准进入中国公路货运市场。1995年,新加坡SEMBCORP物流公司在广东珠海成立了合资公司。近日,新加坡美集物流公司已在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厦门、深圳、南京等7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预计今后两年将扩展至12个分公司。最近,全球航运业首屈一指的丹麦埃·彼·穆勒一马士基集团公司也在上海西郊建立了在中国内地的首家全国性配送中心,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采购、仓储、运输一条龙物流服务。也在日前,美国UPS的直邮飞机分别抵达上海和北京。日本运通、法国西门子、联邦快递、敦豪和美国总统轮船有限公司等外资巨头,进入中国物流领域均呈加速态势。 

    又悉,深圳、北京、天津、山东、上海等地正在加速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

    国外的巨商们已经盯住了中国物流这块肥肉,国内的各级政府和商贾们也积极策划分得物流市场一杯美羹。那么铁路在物流市场的一席之地在哪里?铁路自身条件能否被现代物流市场准入?铁路能否形成以运输优势为特征的物流产业?人们拭目以待。

    能否搭建物流平台。运输和仓储就是全部物流的时代过去了。现代物流是一个协作关系日趋复杂的过程,需要向客户提供采购物资、交通运输、配送协调、加工代理、仓储管理、信息网络、营销策略、现代科技应用甚至卫星定位系统,甚至大到商检、报关,小到超市进货摆放等等“一站式”、“全程式”服务。这个平台建立的过程,就是铁路现代物流企业成长的过程。

    能否切人物流大循环系统。同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较,铁路的优势依然很有潜力。关键在于怎样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以独特便利的组织方式、服务规范、技术水平及装备标准切入公路、民航、航运以及内贸、外贸、邮电信息和工业、商业企业生产的物流系统,进行高起点协作,构建公共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国家与地方运输系统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选择最佳线路和结点,使用最佳集运中心,使铁路物流成为海港、空港、信息港和工业、商业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能否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 9.5%一10%(美国5年前就已降到11.1%),一般商品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10—32%,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份额57—80%,而国内,分别是16.7—20%、50—60%和18%。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结,95%的时间耗在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上,费用占总成本50%。工业、商业企业自有运输工具空驶率40%,仅此项损失每年可达100亿元。如果物流成本在GDP中下降1.7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2400亿元。中外物流成本的巨大落差,就是国内物流产业的巨大利润潜能。铁路物流起步的成本有多高?稳步跨过成长期的成本有多大,要取决于选择进入适应信息社会、规模化生产和连锁式采购、销售,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成本运作模式。

    能否锁定物流市场。据调查,全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45%的企业将在今后两年内选择现代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舍弃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而选择现代物流企业,60%的企业将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现代物流企业。但目前,工业企业中82%的原材料物流由自身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两者相加达94.1%。如果打破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模式,又由谁来承载物流?深圳华信国际商贸中心日前面向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东欧、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正式开门迎客。上海日前正在加速建设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邮电通讯及网络技术体系、政策体系为主的物流枢纽。网上以物流冠名的网站已经超过160个。铁路能否在众多的物流企业中脱颖而出,锁定自己的市场,取决于承载物流的现代化程度。

    能否适应现代管理手段。英迈公司在中国拥有15个仓储中心,每天库存货品上千种,价值达5亿元,采用Impulse系统,陈仓损坏率0.03%,运作成本小于营业总额1%,地区的仓库经理能够在1个月内完成一个新增仓库的考察、配置与实施,仓库员工能从接到定单20分钟内完成配货。上海联华超市建立了智能型配送中心,24小时服务,可同时保证40分钟内为30家超市配送到位。铁路物流企业能否如上述公司,建立一整套经过精确设计和科学规划的物流运作流程和规范体系,以及同时配以确保物流启动的支持系统,把成本概念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观念贯穿始终,通过一个定单可以把一个集中运作体系全部调动起来,实现物流能力覆盖面的有效切换,提升流动资本效率,是实现现代管理的首要内容。

    能否拥有现代人才。加快建立铁路物流企业,加速形成国际、国内、以及各区域、行业、企业间的多层次、符合市场运行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需要对快速反应、零库存技术、供应链管理、制定资源计划、供应商管理库存以及交通运输、路径规划、工业企业生产、内外贸易、配送中心业务、事务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决策与实施系统具有驾驭能力的人才和精英团队。能否引进和留住人才,在建设现代物流企业中,必须建立适应学术、科技带头人展示才能和价值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实行人本管理的人事制度,积极推行技术成果入股、员工持股和期权制等知识资本化制度,保护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利益,做到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平等,构建现代物流企业治理结构。

    显然,铁路还没有准备好。那么,铁路计划经济的习惯、巨无霸的垄断地位和国有企业共有的体制,能发展起真正的以法人治理结构而雄居市场的物流产业么?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中国广州 * 2001
最佳显示 真彩色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