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枢纽建设情况及展望
广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邬毅敏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一、广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地位日趋突出
“九五”以来,广州市围绕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目标,以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构筑完善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使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日趋突出。
在城市快速交通网络方面,先后建成了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以及内环路增槎路放射线、东晓南路放射线、黄埔大道放射线和广汕路放射线等四条放射线;在城市桥梁、立交系统方面,建设了鹤洞大桥、江湾大桥、解放大桥、华南大桥、丫髻沙大桥以及沙河立交系统工程、南洲立交、昌岗立交、广中立交等;在城市主干道方面,扩建或新建了解放路、广州大道、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昌岗路、广中路、康王路、旧广从公路等,改造了东风路、广州大道北、天河路、滨江路等十几条城市主、次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城市道路长度达2887公里,道路面积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76平方米,形成了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广州“无处不塞车”的窘况已成为历史,从根本上提高了全市的整体运作效率。
2000年广州港口吞吐量1.25亿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5.63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4.8%。广州港作为我国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1999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1亿吨,成为国内继上海港之后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的港口。200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1亿吨,比上年增长9%。近年来广州港不断完善硬件设施,2000年,新沙港区一期工程1至5号泊位完成货物吞吐量1123万吨,超过了910万吨的设计能力,6至10号泊位也已全部建成。总投资7.5亿元的出海航道疏浚一期工程也于2000年底通过竣工验收,使广州港出海航道水深达到-11.5米,可使3.5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港,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港,初步缓解了航道水深不足制约大型船舶进港的问题。
广州的民航业近年迅速发展,已拥有一批现代化国际通航和导航设备,开辟国内外航线145条,可通达81个国内大中城市和18个国外城市。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成为国内功能最齐全、业务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目前,白云国际机场平均每天起降飞机近400架次,进出港旅客3万余人次。2000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及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278.45万人次、49.07万吨,比1980年分别增长了8.7倍、18.3倍。
广州地铁一号线自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以来,已经安全运营近两年半,不仅带动了广州新旧城区商贸、旅游、房地产各业的增长和结构优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州对南海、佛山等周边地区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地铁一号线运营收入达到19199万元,开行列车90472列次,安全运行997万车公里,安全运载乘客6441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17.6万人次。
广州是京广、广深、广茂、广梅汕等铁路的交汇点,通过线路、客货运编组的合理布局,构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2000年,全市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8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旅客周转量达150.3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5%;货物周转量达162.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
二、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增强广州辐射能力
“十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广州将继续完善中心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以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组成的城市道路主骨架系统和城市轨道快速交通网,同时构筑以四大枢纽(公路枢纽、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和水运枢纽)为主体的海、陆、空对外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一)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建设情况
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机场。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内第一个按中枢机场概念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大型国际机场,总投资近200亿元(含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南航基地、供油工程),是新中国民航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基建项目。新白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首家同期建设两条跑道的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规划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为2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为100万吨。
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由旅客航站楼等工程组成,分为五大战役向前推进。第一战役是航站楼基础工程和飞行区土石方及排水工程,已于2000年下半年破土动工,目前这两项工程已全部完工,近期将组织竣工验收;第二战役是航站楼工程的钢结构制作、吊装和施工,以及飞行区道面、桥梁、消防管线、助航灯光、巡逻道、服务道等配套工程建设,已于今年8月22日开工;第三战役是航站楼玻璃幕墙和张拉膜施工;第四战役是航站楼内部装修和弱电工程施工;第五战役是航站楼机电安装及弱电工程联动调试。后三大战役将于明年开始动工。按照工程建设计划,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将于2003年10月竣工验收,同年底投入运营使用。此外,南航基地近期已正式动工兴建,中南地区空中管制中心亦将投资建设,并与新机场同步投入使用。新白云国际机场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强化其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功能,促进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广州港新港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为适应南沙大开发的需要,促进广州发展成为真正的滨海城市,近期将加快广州港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和南沙港区的建设。
新沙港区二期工程拟建4个5万吨级(接纳第四代集装箱船舶并兼顾第五代集装箱船舶作业)和3个1千吨级集装箱泊位。该项工程将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按年通过能力100万标准箱配置机械设备,第二阶段视运量增长需要增加机械设备和堆场,使最终年通过能力达到140万标准箱。该工程投资估算为23.9亿元,其中第一阶段投资估算约19.6亿元。该项目目前已报国家计委审批。
南沙港区按规划可建40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其中一期工程拟建4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该项目将分两步建设,起步工程按年通过能力70万标准箱设计,先建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资估算约13.5亿元。第二步将视运量增长情况续建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使一期工程的年通过能力达到140万标准箱。目前,市有关部门已将广州港南沙港区的选址意见上报交通部,要求纳入广州港总体规划,待批复后即可将南沙港区起步工程上报国家计委申请立项。
以上两项工程完成后,广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万标准箱以上。届时,广州港的货物运输结构将明显改善,港口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规划概况
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由地铁一号线(东西向)、地铁二号线(南北向)、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北向)、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北向)和机场快线(南北向)组成,全长146.36公里。该规划方案包括:地铁一号线(西朗-广州火车东站,线路全长18.5公里);地铁二号线(琶洲-江南西-江夏,线路全长23.2公里;以及琶洲-大学城延长段7.9公里;线路总长31.1公里);轨道交通三号线(广州火车东站-体育西路-南华路,线路全长35.86公里);轨道交通四号线(广州科学城-琶洲-新造,线路全长25.6公里,其中广州科学城到琶洲段线路长17.70公里);机场快线(新国际机场-远景-广州火车东站,线路全长35.30公里)。
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首先建设“一横一纵”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骨架,包括已开通运营的地铁一号线和正在建设之中的地铁二号线;第二阶段:建设轨道交通三号线,进一步扩大线网布局,建成“一横两纵”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加强城市中心区与番禺区的联系,形成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和辐射的态势;第三阶段:建设轨道交通四号线(琶洲至广州科学城段)和机场快线,进一步充实城市中心区内部以及对外交通联系与衔接,加大线网覆盖范围,提高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
该线网规划适应广州市实施“南拓、东进、北优、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利于花都区、番禺区与城市中心区大组团之间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走廊,进一步加快城市向东、向南的发展;向东联系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新洲居住区等大型客流集散中心;向东北方向联接五山高校区和科学城,东南方向延伸到小谷围地区,以加强城市东北部与东南部之间的联系;向西在地铁一号线西朗站预留了与广佛轻轨的衔接;向北连接广州新国际机场航空港和白云新城等大型城市居住区,同时机场快线考虑预留向花都区方向延伸的可能;向南连接珠江新城居住区、沥滘新客运港、洛溪新城居住区以及大石、钟村等卫星城镇,并在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南华路站预留将来向紫坭、南沙港等方向辐射与延伸的条件。该规划还充分考虑到各条线路与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衔接的需要,通过良好的换乘枢纽,实现广州地区轨道交通与珠江三角洲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高效联系,进一步加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1.地铁二号线的建设进展情况
地铁二号线总投资113.09亿元,全长23.265公里,设20座车站,目前,地铁二号线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后期。在16座车站中,至今年10月底已有赤岗站、客村站、中大站、江南西站、市二宫站、海珠广场站、公园前站、广州火车站、三元里站、纪念堂站、晓港站等11座车站的主体结构封顶,其中市二宫站和海珠广场站已完成初步验收。15个区间隧道中,已有晓江、江市、市海、海公、公纪等5个区间隧道全线贯通。轨道工程已进场开始铺轨。预计到今年年底,地铁二号线工程全年可完成投资26.05亿元,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工作量占土建总工程量的90%以上。通过加强地铁总公司和内部管理,以及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预计每公里工程造价可以比地铁一号线下降26.7%。
为促进广州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加快形成我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发挥轨道交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我市拟将地铁二号线从原南端终点站——琶洲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站向南延伸至广州大学城。今年9月份,我市已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关于延长广州地铁二号线线路的报告,争取今年年底前获得审批通过。该延长线全长7.9公里,新建4个车站。地铁二号线从琶洲延长至广州大学城后,建设规模调整为全长31.165公里,设24座车站。
2.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
轨道交通三号线项目呈南北“Y”字形走向,北部分别起于广州火车东站、天河汽车客运站,于体育西路汇合,南到番禺广场,总长度为35.8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共设车站18座。轨道交通三号线建成后,可与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构成我市轨道交通的网络骨架,形成总长度85.46公里的线网和每日服务客流370万人次的运载能力,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经济效益将大为提高。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已于今年6月29日批复了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的项目建议书,目前我市已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委,设计招标工作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招标即将展开,计划在今年底进行试验段建设,预计到2005年底全线建成投入试运营。轨道交通三号线项目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借助轨道交通引导人口向新城区发展的思路,并有利于加快南沙地区的开发,进一步提高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轨道交通三号线规划预留了修建轻轨到南沙以至龙穴岛的接口。通过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建设,将南部海港、火车东站和北部的新白云国际机场连成一体,广州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交相辉映,悠久的文化历史与现代社会风情有机结合的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
3.机场快线的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
机场快线为南北走向,南端起自广州火车东站,沿广园路,经远景站、江夏站北上,穿越黄石路,经嘉禾、七星岗、106国道、龙归、人和镇,终点位于白云新国际机场,线路全长约35.3公里。待市政府明确机场快线的项目法人后,即可启动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
(四)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十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完善以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为主的城市道路主骨架。近期上马的主要项目有:
1.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
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项目是我市为新国际机场配套建设的一条高等级公路。其中,一期工程为北环高速公路的三元里立交至新机场23.68公里,二期工程(北延线)为新机场至北兴26.79公里。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土建施工,计划于2002年1月1日正式通车使用。二期工程(北延线)争取200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总投资15.75亿元,全长23.781公里,起点位于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的新机场互通立交,终点至花都区花东镇东侧,并分别与街北(从化街口至花都北兴)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对接,并衔接广深、广佛、广珠等高速公路,形成高效运转的T字形交通路网,从而使广州北部地区的交通网络布局更加完善。
2. 广园东路延长线
广园东路延长线是广园东路项目的延续,全长13.9公里,起点位于增城市新塘镇荔新路,终点位于东莞市中堂镇黄涌。总投资估算为12.68亿元。省计委已于2001年9月底批复项目建议书,近期将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将有效发挥广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扩大广园东路的辐射范围,加强广州市区与增城市、东莞市的联系,合理调节广深公路及广深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同时,建设广园东路延长线有利于加快实现增城市“一环六纵六横”的公路网络规划,促进广州东部地区交通路网的合理布局。
3. 华南南路二期工程
华南南路二期工程全长9.865公里,起点位于白云区太和镇京珠高速公路与北二环高速公路交叉点处,终点与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华南植物园附近的广汕路)对接,总投资估算为9.8亿元。省计委已于2001年4月底批复项目建议书,近期将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华南南路二期工程是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北翼大组团中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快速干道,也是联络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它有效疏解我市北部地区大规模的交通流量,对提高南北交通效率,完善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体系,缓解外部交通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的压力,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4. 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北延线
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北延线起点位于华南植物园附近的广汕路,终点位于岑村立交,长度约为5.005公里,总投资估算为4.15亿元,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
5. 华南北路
华南北路是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北翼大组团中一条东西走向的重要快速干道,也是联络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华南北路全长17.673公里,西接广和大桥与广清高速公路交叉点,终点位于龙洞村北侧的春岗附近,总投资估算为20亿元。我市将于近期向省计委上报项目建议书,争取今年底前批复立项,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
6. 中部快速干线
中部快速干线以环城高速公路的仑头立交为起点,经南沙的鱼窝头直达南沙龙穴岛,全长60多公里。中部快速干线投资估算为50多亿元,我市近期将向省计委上报项目建议书,争取今年底前批复立项。中部快速干线将为沿途经过的广州大学城、国际生物岛、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发展区域提供方便快捷的城市通道;此外,根据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开发规划,龙穴岛将成为集装箱和货运集散地,中部快速干线亦可起到货运通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