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浅谈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2023年12月)

www.guangzhou.gov.cn2023-12-25 09: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

【内容摘要】处在信息网络技术爆炸时代关口,网络化浪潮正以澎湃之势,既在实体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更在思想空间引发深层嬗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必须以前瞻的视野、体系的谋划、务实的举措,为思想政治教育插上网络化的翅膀,在与信息浪潮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迈出拥抱时代、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网络的迭代发展、加速演变,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浪潮中正面临着应势而变、转型提质的强烈冲击和现实考验,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检察机关深刻把准信息时代的数字脉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破局突围的关键一招,真正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迈出拥抱时代、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一、充分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现实紧迫之处

处在信息网络技术爆炸时代关口,网络化浪潮正以澎湃之势,既在实体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更在思想空间引发深层嬗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一)时代巨变催迫教育理念变革。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迫切需要政工干部踏上网络浪潮,识变应变、主动求变。一是在过好网络关中过好时代关。近年的网络热点事件证明,与时代拧着劲、与潮流逆向行是行不通的。必须着眼把“最大变量”变成“最强增量”,积极主动地推动信息网络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高度融合,让其在拥抱新时代、赢得新生代中不断焕发生命力、提高感召力。二是在占领新阵地中培塑护旗人。意识形态阵地上,网络的一个短视频有时远胜于现实的一场大课堂。当前敌对势力信息技术领先、舆论手段翻新,意识形态渗透加剧,思想高地的争夺战早已打响,亟待政治教育躬身入局、主动出击,抢占网络时代检察人员“制脑权”。三是在硬起狠决心中掀起大革命,万物互联大趋势,给政治教育带来的是彻底变革、颠覆创新,需要政工干部切实准确把准方位、洞察特征,跳出修修补补、拼拼凑凑那一套,革新“新思维”、跟上“加速度”,在深入研究思考中搞好顶层设计、体系筹划,推动政治教育往网络化深刻转型、跨越发展。

(二)思维转变亟待教育形态转变。随着时代变迁,检察人员的思想形态、思维模式也与时俱进,特别是肩负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重任的青年干警思维更为活跃,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大革新。一是必须以“微”制“动”,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组织快速化、时间零散化、参与灵活化特点,一部手机、两个视频、三分钟休憩就可高质量进行一次思想传递、完成一次思想洗礼,为破解青年干警生活快节奏、碎片化的难题提供了教育的最优解。二是必须以“活”制“散”,网络化一键分享、线上互动、不受时域空域限制的鲜明特征,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多域共享、全员参与的云课堂,为解决集中教育的现实困难提供了突破口。三是亟待以“快”制“变”,信息网络的飞速传播、指数扩散、海量资源,对政治教育按部就班分层定措施、逐级做计划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及时掌握和化解思想教育节奏快速转换下青年干警活跃思想、多重影响找准了发力点。

(三)思想更新渴求教育手段更新。教育是在头脑里搞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这个要素,必须紧盯检察人员新生代特点深化“供给侧”改革。一是由教育灌注向引导引领转变,现今青年干警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兴趣爱好个性化、学习资源获取自主化,深度改变了以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元关系,要求各级加速实现从保姆式、填鸭式向交互式、引导式交流的转变。二是由僵化说教向平等交流转变,青年干警从思维方式到行事习惯都带着“互联网+”的深刻烙印,平等思想、民主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对此,必须把教育网络化作为尊重青年干警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的实际举措,在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中增强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三是由单一手段向寓学于乐转变,网上创意迭出的各类作品,紧跟时事热点的创作模式,已经极大地吊高了青年干警的“胃口”,而当前传统的教育课堂和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食欲”,必须在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中,精准提供直击痛点、痒点和兴奋点的优质“精神产品”。

(四)新局破解催逼教育模式转轨。互联网的生命在于创新,而人向来是创新的沃土、创意的主体,在网络化春风的沐浴下,必将焕发新时代检察机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勃勃生机。一是技术发展为全维教育提供了可能,进入新时代以来,先进模范的光辉事迹,在主流媒体的主导下,不断掀起了自媒体跟进、群众点赞转发的学习宣传热潮,这一场全媒体舆论传播实践,也深刻启示我们,融合信息网络必将构建起覆盖全员全域的大教育格局。二是青年成长为自主学习打开了窗口,教育不是单纯灌注,而是点燃思想火炬。当前,青年干警不断成长,已经成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必须把他们纳入到教育准备实施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以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语言讲出时代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真正走开群众教育群众的路子。三是数据采集为精准施教找准了抓手,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运用,深入挖掘关注热点、掌握舆论爆点、分析思想变点,做到既搞准总体思想态势、又把准个性需求,以信息技术的赋能增效,为教育的个性化定制、精准化推送、点穴式疏导趟开了跃升的新路子。

二、深度查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差距薄弱环节

我党向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革命战争年代就有着“一个铅字胜过一枚子弹”的说法,通过生动教育实践,凝聚巨大革命斗志。但反观当前政治教育网络化,却处在了“起大早赶晚集”的尴尬处境,主要体现在:

(一)紧跟时代频率的“步伐”没有完全跟上。敢于创新、积极创新、主动创新向来是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但当前意识跟不上、行动慢半拍等问题还值得关注。一是被动接受的消极思维,对过好时代关网络关感知不够、思虑不深,没有认清信息网络带来的巨大冲击、深刻变革,缺乏抢占网络阵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知不觉地把宝贵的思想阵地、高效的新兴手段拱手让人。二是后知后觉的鸵鸟心态,大部分政工干部每天都接触抖音、微博等APP,但身在变中不识变、处在新中不知新,一说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便又回到了上课堂、写心得等老招数,对检察人员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阅读等短平快、小实新的教育关注不多,导致教育乏力、偏离需求。三是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少数政工干部把抓政治教育网络化看作“交作业”,没有当成提高教育效益、回应群众呼唤的大事实事,热衷于“炒概念、贴标签、蹭热点”,虽然有的成了单位的“品牌”,汇报的“亮点”,但干警们不买账,“教育网络化”成为落不了地、结不了果的空中楼阁。

(二)畅游网络蓝海的“船舶”没有完全建成。当前,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初显端倪,我们已经处在技术爆炸的信息时代,必须迎头赶上。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运管缺“机制”,从一些当前使用的网络教育媒介平台看,有的缺采编的能力,只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网页,致使千网一面,缺乏新意;有的缺维护的机制,更新突击上传、时断时续,甚至长期无人打理,虽然平台制作精美,内容却空无一物,形式抓不住眼球、内容走不进心里,最终影响了网络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甚至公信力。

(三)开创教育新局的“理念”没有完全研透。政治教育要搭上网络化的“顺风车”,就要把准信息网络传播“方向舵”,建立与之匹配的思维模式、运行规律,但目前:一是“用户至上”的摆位不正,以用户为中心是网络思维的核心,但当前教育网络化“见物不见人”依然突出,统分结合、精准施教的方法还没深进去,一勺烩、一锅煮依然大有市场,导致教育效果的打折;有的不考虑检察人员的关注点接受力,内容晦涩难懂、通篇生硬说教,导致检察人员对教育平台、官方媒体敬而远之、用脚投票。二是“跟进响应”的速度不快,网络时代奉行“流量为王”,靠的就是抓住时事热点、关注重点,近年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新出台的政策制度,在官媒系列解读、官方权威宣讲之前,相关的自媒体、公众号已经拿下了第一波高地、收割了第一批流量,反观这个方面,政治教育网络化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三是“迭代更新”的动力不够,持续创新是互联网生存的第一法则,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从阅读量、点赞率、转发数等“质”的评价不多,让党的主张成为检察人员喜闻乐见的内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生活性、艺术性、实效性方面,缺乏创新自觉、革新动力。

(四)理论精技术硬的“队伍”没有完全形成。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离不开人的主动因素,需要把握定位能力素质需求,建立一支能打善战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队伍。但目前:一是能力素质有“偏科”,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理念更新不及时,缺少互联网思维,对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缺思路、缺方法、缺实践,不少互联网工作者对业务比较精通,但在政治敏锐度上不足,技术能力强但思想觉悟偏低,缺少样样精通的全才。二是政治教育唱“独角戏”,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政工干部的“独唱”,尤其是当前,政工干部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但广大干警对教育实践“参与度”的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认可度”却在低位徘徊。三是万众参与缺“平台”,政治教育在信息网络时代仍单枪匹马,“平台思维”没有树立起来,检察人员展现自己的思政平台搭得不够,未能充分盘活人才技术等资源,导致进入灵感匮乏、江郎才尽的困境,出现自我设计、自我检验的“怪圈”。

三、切实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有力有效举措

政治教育要破冰突围、走出困局,就必须以前瞻的视野、体系的谋划、务实的举措,为教育插上网络化的翅膀,在与信息浪潮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中构建教育的“三维空间”。

(一)加速开启红蓝融合的新格局。“红”是政治本色,“蓝”是网络底色,推动实现传统优势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红蓝融合”。一是打造红色内核。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思政网络化“姓党为民”的本质,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坚持高格调、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传递党的信仰、贯彻党的主张,真正使信息网络成为检察人员红色信仰的“播种机”。二是培养开放视野。紧盯技术新发展、平台新拓展、干警新需求,主动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占领“互联网、自媒体、云平台”等新阵地,坚持信息网络有什么新技术,政治教育就探索什么新手段,真正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以信息力加固“生命力”。三是摆正主观态度。网络世界没有有形课室、集中授课,有的只是订阅式浏览、几何级传播,要“网住民心”,就必须走出“生硬灌输”那一套,自觉走下大讲台、走出大会场、走进群众间,带点“草根气息”、坚持“原汁原味”,让检察人员在关注扫码中自主学,在推荐转发中互助学,在点赞评论中深入学。

(二)聚力打造万众参与的新生态。政治教育网络化不仅仅是载体多元化、要素数字化,而是体系发展、全面转变,必须以“一盘棋”思想:一是拓展教育的平台。适应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的大潮流,用好“抖音”式的短视频服务、“知乎”式的专业问答社区、“百度”式的搜索引擎以及相关的党内资讯社交软件,全面构建覆盖文、图、视频、超链接等的政治教育大格局,让检察人员在自觉浏览、主动分享、精准搜索中主动融入教育大平台。二是强化参与的引力。鼓励广大干警创作微课堂、微电影、微广播,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真实的事迹、最真诚的记录“圈粉”,在平台支撑、合力引导下,涌现更多的“李子柒”,实现政治教育“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

(三)积极建强支撑云网的新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要想成为服务保障大局的重要手段,需要合力打造一支善协作、懂教育、精技术的骨干人才队伍。一是又红又专的领军人才,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度,既能把准大势、吃透政策,又精通心理学、新闻学等专业知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抓好意识形态引领、政治思想塑造等。二是快速反应的采编队伍,充分利用“首因效应”,预先研判热点、善于引领舆论、对于上级精神文件能够快速解读、紧前推送,充分给予检察人员讨论空间、思考余地,对于热点时事能够精准把握、精确提炼、精细引导。三是政治敏感的监控小组,精通信息运维等专业知识,负责监控处置、生态治理有关工作,积极防范信息网络中的“毒流量”,树好舆论导向“风向标”,为加强教育网络化创造安全健康的“大环境”。四是专业过硬的运维队伍,能够以专业的技术手段全面支撑体系的运行,通过“吸睛”的界面框架,“友好”的交互体验,“坚实”的后台保障,激活云网、留住用户,真正以“教育新潮”激起“思想心潮”。

【参考文献】

[1]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理论探索,2003(1): 57-59

[2]任玉英,宋明枫.提高网络思政的有效性,打造网络育人平台[J].法制与社会,2012(17):235-236

[3]杨振东,郝晓飞,马靖.融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12):34-38

作者:广州市人民检察院 吴健雄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