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精彩广州 相约广州 文化演出

兼具时代气质和岭南风情的精品力作频出 展现广州文艺创作澎湃活力

www.guangzhou.gov.cn2023-10-23 12:30:26来源: 广州日报

今年以来,“广州出品”精彩纷呈。中共三大题材话剧《春园·1923》、广话版《日出》、杂技剧《天鹅》成功上演;李嘉宜凭借粤剧《文成公主》成功摘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芭蕾舞剧《旗帜》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白蛇传》作为全国唯一舞剧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舞剧《龙·舟》、舞蹈《平湖秋月》亮相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最新公布的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广州出品”入围……展现出广州文艺创作的澎湃活力。

创作活力十足,文艺精品频出。这些兼具时代气质和岭南风情的精品力作谱写着广州文艺新气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与时代同频共振,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优秀的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生动展现着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入选终评名单,原创话剧《春园·1923》作为戏剧组入选作品,将于11月21日参加终评演出。据悉,这将是《春园·1923》第五度演出。

《春园·1923》由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联合制作。自今年6月15日首次亮相以来,该剧已在广州四度公演,累计演出26场,吸引近3万观众走进剧院,在历史回望中传承红色基因。该剧自首演以来,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一位“95后”观众表示,“该剧巧妙地以三个时空的故事进行串联,把中共三大的历史讲得很清楚,舞台表现也很有意思。”

原创话剧《春园·1923》

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力作《旗帜》2023年全国巡演正在进行中。近年来,广州芭蕾舞剧院一直在拓展艺术境界,中西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具有时代印记的好作品。

芭蕾舞剧《旗帜》

《旗帜》是广芭以1927年广州起义为背景创作的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该剧以“多维空间、情感真实、呼应时代”的理念,吸纳地域文化精髓,把岭南人文风貌与当代舞台技术融合。该剧于今年6月赴上海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并成功问鼎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

“杂技项目惊险奇难,演员动作行云流水。堪称视觉盛宴!”10月13日晚,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天鹅》在2023广州艺术节作为闭幕剧目上演后,观众们用掌声和欢呼声表达对节目的喜爱和对演员们的敬意。它融合了戏剧、杂技、芭蕾等多种艺术形式,围绕杂技演员“羽梦”成长、成才的经历展开,将“肩上芭蕾”从无到有、融“技”于“艺”的创作历程贯穿其中,并艺术化地呈现了2004年杂技剧《天鹅湖》的台前幕后。该剧总导演赵明表示:“《天鹅》要向世界传达中国人的奋斗、坚持、超越。”

细致呈现南粤元素,深挖岭南文化“富矿”

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深挖岭南文化“富矿”,将更多的南粤元素细致呈现,展现岭南风土人情,让观众深入品味岭南文化的厚重。

粤剧是世界级非遗,是岭南的文化瑰宝。今年5月,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嘉宜凭借在粤剧《文成公主》中的出色表现,成功摘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该院的第11朵“梅花”。

近期又传佳音。10月15日,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公布,粤剧电影《睿王与庄妃》获最佳戏曲片提名。粤剧传统剧目《睿王与庄妃》情节跌宕起伏、唱腔优美动听。粤剧电影《睿王与庄妃》则使用现代化超高清虚实结合技术,结合原汁原味的粤剧唱腔,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让古老粤剧焕发新活力。

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中,值得关注的还有获得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的纪录电影《无音之乐》,该片通过讲述特殊画家陈元璞励志图强的一生,展现广州当代城市风貌与人文关怀。从小就有智力障碍的“天才”画家陈元璞,把他对音乐的独到理解,留在了一幅幅星辰大海与烟火日常的画卷上,充满创作活力和生命意志力的人生画卷也自此展开。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有真实的力量、充沛的情感。该片也是送给广州的一封情书——这座城市独有的人文气息、充满人情味和烟火味的邻里街坊关系,被娓娓道来。此前,《无音之乐》获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审团特别关注作品”大奖,评审团如此点评:“作品中浓郁的岭南腔调使镜头纪实、音乐贴切的纪录片内涵有了更具韵味的别样读解。”

《春园·1923》中岭南风土人情的呈现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广州东山一带的街巷风景意象化展现于舞台,满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中共三大与会代表们在河浦边散步时响起的粤曲南音,为该剧增添了浓郁的岭南风情。

当宏大与细腻兼具,当烟火气与文化味共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便得以充分彰显。

创新堪称惊艳,经典焕发新生

独特的艺术风貌是一部舞台作品能够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这些作品之所以让人惊艳,引发好评如潮,创新是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的故事不断被“续写”“改写”。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芭蕾舞剧《白蛇传》,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创新。一方面,运用芭蕾舞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融合中国古典美学,加入更多的人物和情节,做出切合时下人们对爱情理解的审美需求创新。另一方面,借鉴素描喜剧和偶剧的艺术手法,“悲剧喜做”打造丰富的戏剧审美形态,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传递东方文化。该剧中还借鉴了戏曲的动作和妆容,运用了很多现代的表现手法,“比心”的手势经常出现……“唯美”“惊艳”“很难不爱”,7月首演以及正在进行的全国巡演中,《白蛇传》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据悉,该剧已成功入选将于11月在杭州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既是广州市今年唯一入选作品,也是全国唯一以舞剧类型入选的作品。

芭蕾舞剧《白蛇传》

9月22日—10月1日,位于沙河顶的十三号剧院,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一年一名著”是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最受欢迎的创作系列,作为该系列十周年的节点作品,《日出》迎来首轮演出。创作于1935年的《日出》,是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此次广话版《日出》对《日出》演出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版本,都做了观察和参照,是一个在传承中创新的版本。

话剧《日出》

“用贴合现代人审美体验的创新表达,让名著展现其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正如观众所言,广话版《日出》在演出样式、空间审美体验、人物刻画上,都展现了一幅别样的《日出》景象。舞台中心,是令人震撼的“壁巢”,所有的背景、道具、思想、演员表演都镶嵌于这个空间中;剧中的音乐大部分是用电子音乐元素来表现;舞台上平均年龄29岁的16位演员,让经典焕新生。

让观众“献出膝盖”的杂技剧《天鹅》,既是对西方经典《天鹅湖》的中国式创造转化,也是对中国原创杂技新流派“肩上芭蕾”的又一创新发展。《天鹅》部分剧情取材自该剧主演、“肩上芭蕾”创始人吴正丹的真实经历,20多年前,一次严重的伤病让她差一点放弃。吴正丹说:“每个人都有‘天鹅’梦,但这个过程注定要经历磨难,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突破自己以及能否坚持下去。所以,《天鹅》最大的突破,就是真正地用情、走心,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杂技剧《天鹅》

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全过程中贯穿创新精神,打造精品力作,这背后,是广州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和人才培养机制。这一切,都是广州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鲜活的注脚。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