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新闻聚焦

广州根据本地情况摸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文物安全之路—— 文物定期“体检” “健康”更有保障

www.guangzhou.gov.cn2023-10-17 16:30:02来源: 广州日报

广州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留存下丰富的文物资源。据统计,广州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约38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362处,区级364处。每处文物都是宝藏,安全做到位,活化好、利用好、传承好也就有了条件。近年来,广州在文物安全的制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创新性实践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根据本地情况,摸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文物安全之路,给文物规范地“做体检”就是这些创新探索中的一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现场

“体检医生”穿街走巷

“文物健康信息”了然于胸

9月末的羊城,阳光耀眼,体感温度仍然不低。

广州市越秀区文德东路文德里1-3号,文德楼的门前,工人们进进出出,正忙着修缮这座老建筑。工程师郑卫祥和同事戴着安全帽穿过人群,走过天井,沿着那座著名的蝴蝶形楼梯往上爬。一路上东瞄西看,不时用手机拍下一些镜头。

在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拐角处,他们提起一个干粉灭火器看了看,“检查看看有没过期”,又拿起另一个,“这个还可以”。

拍照、记录。

上了三楼楼顶,之前修缮工程中铺的沥青被太阳晒得略有些软化。他们小心地避免踩在上面,用手机对各个方向拍了一些照片,“这个角度看,和我们上次来巡查时候没有什么变化。”接着,同事放起一架无人机,把手机推到记者面前,让记者同他一起检查文物周边环境。

文德楼是广州知名的红色史迹之一。1925年,中共广东区委租赁文德楼的部分房子给工作人员居住,周恩来、邓颖超住文德楼3号二楼,李富春、蔡畅住1号二楼,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等住4号二楼。1926年初,周恩来、邓颖超随中共广东区委军委迁往万福路南华银行楼上,3月,中山舰事件时,李之龙在文德楼被捕。

岭南园林建筑上精美的灰塑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

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这座老楼一度失修,内部环境杂乱,墙体地板外墙风化严重。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不断发现新的安全风险,比如,三楼楼梯南面墙有贯穿的长裂缝、阳台局部严重腐朽承重改变……于是,相关部门2019年8月开始对文物建筑外立面批荡,包括门窗,进行维修保养。“你看那个阳台,之前没修的时候感觉都快要掉下来了,钢筋全都露在外面。”记者顺着郑卫祥指的方向朝三楼望去,修缮一新的小阳台稳稳当当,上方的三角形山墙刷着黄白相间的颜色,在阳光中显得格外明丽。“那个山墙是修缮以后加回去的。”郑卫祥说。

细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问题。

对像文德楼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郑卫祥他们不仅要进行定期巡查,遇到台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将至,或者重要的活动开展之前,还要再对相关文物点进行专门的检查,“刮风下雨前是最忙的。”郑卫祥说,“很多点都要安排妥当。”

对于文物来说,郑卫祥他们就像是日常的体检员,不间断地穿行于城市的街巷之间,将有关文物的“体检报告”及时地发送回后方。

据统计,广州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约38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362处,区级364处。每处文物都是宝藏,安全做到位,活化好、利用好、传承好也就有了条件。近年来,广州在文物安全的制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创新性实践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根据本地情况,摸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文物安全之路,给文物规范地“做体检”就是这些创新探索中的一环。

认真测量,不差毫厘。

一网统管

文物安全“云监管” 打通信息交流“任督二脉”

那么,这些在一线搜集到的宝贵信息和数据怎样才能及时反馈给后方,从而让专业人士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呢?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广州建立了文物安全的“一张图”“一张表”,将各种风险问题及相应的处置方式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让人一目了然,这就是“一网统管”。

广州市依托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将二线图(“保护范围”线和“建设控制地带”线)、四有资料(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安全风险、监控监测报警以及文物3D展示、安全评估等数据纳入平台集中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全市文物安全数据集中存储、分析、监管和应急处置,为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提供文物安全态势动态掌控、感知、展示的能力,避免分散在各级、各单位的信息化平台形成“孤岛”,同时,此举还可以简化监管流程,提高跨层级沟通效率。

预警平台的重要数据来源,依托的是广州率先建立的“智慧巡检”。“智慧巡检”主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RFID等新兴技术,将线上的任务发布与线下的数据采集联通起来,实现了巡检内容即时录入、实时上传,并通过智能化数字台账和数据分析加强预警预判,保障科学精准施策。

在文德楼的楼顶上,这个便利好用的系统就呈现在记者眼前:收起无人机,郑卫祥等人在手机上点点戳戳了一阵子。“把刚才拍的这些东西传到平台上去。他们那边马上就可以看到了,有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处理。”郑卫祥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智慧巡检”,广州市初步实现了数据跨级互通,极大提高了巡检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3年来,广州市共收集文物检查记录28万余条,为文物安全处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及工作方向。

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云监管”,后方平台可以动态分析安全阈值,精确到文物的倾角、沉降、振动、变形、抗压强度、含水率、裂隙发育等各方面的数据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就按不同等级发出警示,应急处置流程随之启动。2022年,广州市于海珠区、花都区陆续开展云监管试点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目前350处文物保护单位已接入文物安全风险预警平台。下一步,广州市文物局将积极推动各区文物点接入,实现全市文物安全“云监管”全覆盖。

共建共治 

将文物安全意识植入人心 筑牢文物安全的底线

文物安全,制度先行。近年来,广州市通过制定、颁布多项规章制度,大大提高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效能,让文物更加“健康”,更利于活化利用。比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颁布了《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广州市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广州市文物保护监督员管理办法》《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报告制度》《广州市文物保护监督员考核评价办法》,编制《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检查与评估导则》等政策办法与指引,覆盖到不可移动文物管理的各个方面,令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文物安全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群众。有了制度,还需要发动最大多数的人参与文物安全工作,实现“共建共治”,筑牢文物安全的底线。

广州市政府设立了由市长担任主任的“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广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分别设立文物管理办公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并在市文广旅局执法监督处基础上增设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在各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主管部门加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牌子。

另一方面,广州着力压实文物安全责任,实施了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对广州市市级以上国有、集体所有的文物博物馆单位(共455处)安全直接责任人进行公示挂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挂牌率达到100%,对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03个文物单体、6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67个文物单体进行了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督促责任人开展保养修缮。

此外,就是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镇)-村”一体的抽查、巡查监管体系。近4000处文物点分布在城乡各处,广州在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设立了文物保护监督员补助经费,统筹帮助市和各区建立文物监督员队伍,通过日常巡查、抽查,构建起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监管的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同时逐级签订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书,把文物巡查纳入街镇网格化管理。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