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关于整治国企“微腐败”及不正之风的对策与建议(2023年5月)

www.guangzhou.gov.cn2023-05-30 09: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是新形势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重要抓手,而整治“微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是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应当关注的重点。本文透过笔者从事纪检工作以来查处的“微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问题的表现形式,认真分析原因,阐述了应对策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微腐败”;不正之风;对策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要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各级党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全党上下齐抓作风的良好格局。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112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汇总月报数据[2],彰显出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的韧劲和执着。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桩桩不正之风和“微腐败”案件,而国有企业“微腐败”已经成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工作重点,如何及时掌握国企基层“微腐败”新动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微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国有企业“微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的表现形式

“微腐败”是指情节不是十分严重、当前造成的损失不是很重大的腐败现象,国有企业“微腐败”一般呈现出“职位低、频率高、离群众近、隐蔽性强”等显著特征,但它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它损害的是企业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员工群众对党的信任,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掩耳盗铃式的我行我素

有的领导干部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不但没有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而对上级党纪委的要求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如有的基层企业违规开展业务接待,借组织员工聚餐活动之机公款吃喝及旅游,借春节之机向员工发放开门利是,重复发放管理人员春节慰问金以及举办现金抽奖活动等,完全把上级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抛诸脑后。

(二)贪念作祟下的监守自盗

腐败皆因贪欲起,自律方能守廉洁,心中一旦产生了贪念,如不加遏制,道德底线就会逐步失守,对自我的要求也会随之放松,就会想方设法钻空子、设障碍、捞好处。在国有企业当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在一些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物业租赁、财务管理等关键领域监守自盗,在员工福利、津贴补贴、业务接待、差旅管理等重点环节损公肥私,为了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一点一点地蚕食国有资产。

(三)漠视法纪后的以权谋私

权力是把“双刃剑”,善用者利企利民,滥用者则为害社会。少数基层企业领导干部视法纪为无物,公然触碰纪法红线,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权力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如有的基层干部公车私用,在企业车改取消公车后,又想方设法私车公养,将私家车油费发票拿到企业报销;有的车队长在出租车承包经营、处理违章、办理保险费用返还等过程中“吃拿卡要”,违规收受“茶水费”,这些行为均给企业形象和公司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产生“微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的原因

(一)在思想上未能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实质与内涵

部分管理人员对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理解不够深入,只注重自身业务工作的开展,忽视党纪方面从严监督、从严管理的自我约束,缺乏底线思维,存在纪律观念淡薄、作风行为散漫、风险意识薄弱等现象,是产生“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在行动上未能精细落实和执行企业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为了构建企业的免疫系统,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国企在历经几轮改革后,基本都建立了一套最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但有的企业却存在执行制度不力或制度形同虚设等现象,制度的篱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是产生“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间接原因。

(三)在监督上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权力缺乏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一些基层企业纪检监督力量比较薄弱,大多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等现象,导致对基层企业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是产生“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整治“微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纪法教育,筑牢廉洁履职思想防线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若内心丧失了对权力的敬畏,则滥权现象就会发生,没有正确的权力观,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此,在国有企业当中,一是应切实加强对员工的纪法教育。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学法、懂法、依法和守法。二是应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正反典型教育。充分利用发生在企业当中的鲜活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促使员工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深刻汲取教训,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要善于发现和宣传企业创新变革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勤廉先进典型,使示范教育更加形象具体、更有影响力,凝聚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三是应切实加强对员工的廉洁从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穿透力和覆盖面,引导员工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切实增强每一名员工的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廉洁履职责任意识。

(二)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夯实内控管理基础

要切实解决基层企业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和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基础。一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按照“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检查企业管理中的制度缺陷与管理盲区,加强制度创新,确保制度始终能够有效管住权力,发挥制度的源头治理效能。二是建立健全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通过梳理企业中各部门的岗位职责,查找岗位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编制成册印发给员工,促使员工深刻认识到自身岗位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提前预警防范。三是建立健全制度建设管理机制、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和督查督办问责机制。狠刹以个人意志和行为习惯代替制度执行的刚性要求,以铁的纪律强化制度执行力。同时,对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要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机制,不断提升员工综合业务素质,有效防范和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确保高风险岗位履职安全。

(三)提高监督效率,精准发现存在问题

监督是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面对“微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创新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效率,精准发现问题是关键。一是发挥协调联动监督作用。按照“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职能互补、行动协调”原则,在企业建立由纪委牵头,监事会、审计、法务、财务、合规、工程督导、工会等部门参与的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监督合力。二是聚焦数据分析提升监督效率。建立定性与定量分析数据有机结合的监督思维体系,善于多方位收集数据、多维度关联数据、多角度分析数据,聚焦关键指标,更多地借助“三重一大”决策电子监察系统、中央财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横纵向对比、市场对比、行业对比,善于发现异常、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三是构建多元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建立“四风”问题举报和通报制度,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四风”问题的民主监督,向广大员工公布反映“四风”问题的举报电话和邮箱,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支持员工理性有效地表达诉求,多渠道收集“四风”问题的线索和情况,一经查实,立即处理通报。

(四)运用“四种形态”,全面强化执纪问责

企业“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皆因小事而起,没有管住“小节”才终究酿成“大祸”,所以从源头上管住“小节”非常重要。一是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四种形态”体现了“抓早抓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本质是反腐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把建立完善抓早抓小工作机制摆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位置,综合运用谈话提醒、诫勉谈话、责任制约谈、通报批评、书面检查、检查建议书、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及时处理苗头性、倾向性和轻微违纪问题,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或积重难返,实现减少党纪轻处分或组织处理的人数,避免发生重处分或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尽量不出现移送司法机关的情况。二是依然保持高压反腐的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重点查处屡教不改、冥顽不灵,或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潜藏的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以及高压反腐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行为,让腐败现象无处遁形。三是严格落实“一案双查”。除对直接参与“微腐败”及违反“四风”问题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外,对于失察、不作为,甚至故意掩盖、袒护、隐瞒不报问题,或已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追究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五)配强监督力量,打造过硬纪检监督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国有企业当中潜藏的“微腐败”和不断隐藏变异的“四风”问题以及执纪监督的新常态,唯有打造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监督队伍才能胜任。一是优化监督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集团一级的企业和具备条件的二级企业要单独设立纪委,部分二级和以下企业要独立设置纪检监督机构,并按照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标准配备监督人员,充分发挥监督的独立性。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各企业纪检机构要对监督队伍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摸查和梳理,着力提高政策法规水平、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运用能力以及识别和处置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丰富以干代训形式,按照职业化、专业化要求,有效提高监督队伍的履职能力。三是保持对反映员工群众身边问题的高度敏感。各级企业的监督人员要深入运营一线,善于倾听员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熟悉和掌握员工群众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反映的困难和诉求,对涉及反映员工群众身边问题的异常事项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做一个耳聪目明的监督者,让监督工作更加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2022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376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301/t20230116_242165.html

作者:广州岭南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李文龙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