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新闻聚焦

广州畅通上学路、就医路和地铁站周边接驳 打造慢行空间特色示范区

www.guangzhou.gov.cn2023-03-13 16:05:38来源: 广州日报

不少市民在海心桥上漫步。(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广州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各项部署要求的交汇点上,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及品质提升工作,格外引人关注。为此,广州强化慢行出行的规划引领,启动了《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将打造儿童友好慢行示范区、健康无碍慢行示范区、地铁站周边接驳慢行示范区等特色慢行片区,以片带面推动全市慢行空间优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现状:慢行需求增长慢行品质有待提升

广州第一座步行桥海心桥落成,在海心桥上漫步、看日落成为新时尚;不仅如此,珠江两岸漫步、骑行的身影不断增多。市民罗女士告诉记者:“我每天骑共享单车上班,沿着滨江路一路往东,一边是碧绿的江水、一边是参天的榕树,穿行其中是一种享受。”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慢行交通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2021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78%,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不断增长。

不过,目前广州慢行需求的增加与慢行环境的品质仍然存在差距。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尤其是中心城区慢行交通路权缺失、品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

近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度关注慢行出行的规划引领,委托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了《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对广州市现状慢行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改善指引与示范方案;结合广州市儿童友好示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关注学校、医院、地铁站、红色景点周边等不同特色地区的慢行出行问题,打造儿童友好慢行示范区、健康无碍慢行示范区、地铁站周边接驳慢行示范区等特色慢行片区,以片带面推动全市慢行空间优化。

据悉,《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目前已形成中期成果。规划在充分研判现阶段广州市慢行交通各主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广州现状非机动车逐步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广州市慢行出行现状。重点从两个方面规划先行,引导广州市慢行出行环境改善。

一是针对广州市现状道路缺少非机动车道的实际情况,从快慢交通空间分隔、分道行驶等角度,提出现状道路改造指引与道路断面改造模式,明确非机动车通行路权,为交通管理部门逐步完善城市非机动车道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示范先行,支撑全龄友好城市建设。

示范:打造“美丽上学路”“舒适就医路”

“我心中的美丽上学路,有树、有花、有很多很多小动物!”“我想要连通学校和家的时光隧道。”在黄埔军校小学的活动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是规划部门精心策划的“美丽上学路”系列活动之一,社区设计师们带领孩子和家长们兵分三路,对上学路线进行现场调研,小朋友们大开脑洞,提出改造方案,并绘制心目中“理想上学路”蓝图。后续,社区设计师结合设计作品、家长问卷等,形成步行空间优化建议,助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儿童友好的慢行示范区重点针对儿童跑跳、玩耍、喜欢聚集、探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以及家长接送、等候等交流、停驻的需求,从打造有趣的街道空间、规划连续的慢行路径,增加宽敞的交通设施三个方面提升慢行空间品质。

具体通过在通学路径上增加彩色铺装、图案等为学生提供趣味上学路;在路口增加儿童过街提示标志牌、警示灯、限速牌、彩色斑马线等保障儿童过街安全;通过挖掘学校周边用地潜力、错时设置道路临时停车区域、接送区域等满足接送的需求。多措并举打造“安全、童趣、宽敞”的儿童友好慢行示范区。

《广州慢行空间融合提升及特色示范研究》坚持精细化、品质化、人性化的理念,回归慢行的空间尺度,结合各类型示范区的出行特点,细化人群出行需求,沉浸式细致规划。其中,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边地区被定为“健康无碍慢行示范区”,将打造“舒适就医路”。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边约2平方公里范围内有7家三甲医院,但规划部门经过调研发现,医院周边存在出行秩序混乱,步行铺装破损,天桥无障碍设施欠缺,共享单车与电动自行车停车侵占人行道等问题。

规划方案充分考虑病人、老年人等群体出行速度较慢、反应不及时等特点,通过路口增设二次过街设施、抹平路口高差;在天桥加装垂直电梯、手扶梯、增加连通地铁站与医院的风雨连廊等措施,从细微处实现友好无碍出行。通过平整人行道铺装等方式连通非机动车道、规整自行车停车区、协调共享单车调度等措施,畅顺市民就医路径。

提升:在“规-建-管”各环节中体现与落实

针对地铁站周边“接驳慢行示范区”,规划部门表示,考虑到中心城区、外围区地铁覆盖率的差别,将采用差异化的策略,优化提升慢行空间。中心城区,地铁覆盖率比较高,地铁站接驳以步行为主导,中心城区道路密度高、道路宽度较窄,应更多地发掘既有道路、街巷资源,优化步行通行条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选择了农讲所片区作为示范,核心的措施也是发掘街巷空间,整合人行道上的市政设施,改善人行铺装,提升直连地铁通道步行条件。”

针对外围地区地铁站点较少、道路建设不完善、非机动车的接驳比例比较高的特点,规划重点针对连通地铁站的道路增设非机动车通道、优化路口过街,保障衔接地铁站慢行通道的连续性。此外,外围区电动自行车的占比较高,规划也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分道设置,减少干扰,保障不同慢行骑行者的安全。另外,针对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车,也在充分保障行人进出不受干扰的同时,优化划设非机动车停车区,规范非机动车的停放。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慢行交通需要在“规-建-管”各环节中体现与落实。规划先行,但是也需要进一步的促进实施,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对接,深化研究,会同各部门持续将慢行品质提升工作落到实处。

(编辑: 龙煜广州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