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精彩广州 相约广州 文化演出

国际当代优秀剧作 为观众打开世界戏剧的又一扇窗 广话新剧《可兰街夫妇》全球首演

www.guangzhou.gov.cn2022-08-22 14:05:00来源: 广州日报

4b3f0926123242f58e6f1fbcefc922f6_8909701_renqian_1661082099665_b_v=t823150.jpg

c0e87552765372f5d674736ab14b6094_8909698_renqian_1661082226757_b_v=t823150.jpg

f0607f723c2b830d018647e55c7dbe9f_8909700_renqian_1661082141245_b_v=t823150.jpg

a86b5d6808fea68d014593cfeda51bb0_8909699_renqian_1661082184506_b_v=t823150.jpg

8月19日—8月28日,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全新创排剧目《可兰街夫妇》在十三号剧院热力上演。这是电影《克莱默夫妇》的首个话剧演出版,也是广话三大创作板块之一“国际当代优秀剧作”的最新创作。该剧首演给观众带来了全新观剧体验,“广话的国际当代优秀剧作打开了观看世界戏剧的一扇窗,果然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有观众如此表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配图为剧照

观剧新体验,是这样的《可兰街夫妇》

“高明!有趣味,观赏性很强!”

畅销书作家埃弗里·科尔曼的代表作《克莱默夫妇》被誉为“婚姻教科书”。同名电影《克莱默夫妇》1979年上映,在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改编5项大奖。在改编成电影的同时,科尔曼还编写了一个话剧演出版剧本。话剧剧本的版权多年后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购得,最终呈现出话剧《可兰街夫妇》。这也是《克莱默夫妇》的全球舞台首演。

自8月19日晚首演,《可兰街夫妇》已连演3场,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

“这是一条长满紫荆花的安静的街道。”醇厚的男低音画外音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产房中,林泰生、乔安迎来了儿子小小的诞生;客厅中,是一地鸡毛的琐碎……舞台上,可兰街的15个场景一一展现,可兰街的20位街坊相继出现。时光流转,再见面的前夫妻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但最终释然,互相理解。

和电影《克莱默夫妇》不同,话剧《可兰街夫妇》有温情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本土故事,有平等视角下的家庭问题探讨,有轻松幽默的写实主义风格,有连贯流畅的风格化衔接,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这一切,都让观众产生了深度共鸣。

“高明!有趣味,观赏性很强!通过旋转舞台切换不同的场景,多个演区交替演出,轮番换景,多媒体影像形成场间间隔,是我看过换场最多、最快的演出。”“每次人物站在楼梯最高处时,舞美布局是稳定的三角形,但生活已摇摇欲坠。感觉家庭生活片段可以衍生出好多篇社会学论文。”

话剧版如何直达人心

移植到本土环境下展开戏剧更有共鸣

电影版珠玉在前,话剧《可兰街夫妇》通过怎样的戏剧处理和舞台呈现,才能直达人心?这对“鬼才”导演吴熙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这种情感类型的戏,以往我排的不多。而且这类作品怎么排得有味道、有情感张力,让它跟当下的观众有更好的共鸣,都有难度。”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吴熙如此表示。

主创首先对剧本进行了本土化调整。“这个剧本创作于40多年前,但经典之所以经典,也是因为它能反映一些人与人之间长期存在的问题。怎样让现在的观众更好地去接受它,然后展开自己的思考?我们需要把它移植到一个接近本土的环境下,所以做了很大的调整。”吴熙介绍,“剧名也斟酌了很久,虚构的这条街道名字,会让观众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一条街道,在这个环境当中展开戏剧,能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更容易感受剧中的情感力量。”

第二个难题是演出呈现。“我第一次看剧本的时候,觉得作者的目标是电影,整体比较碎片化。另外,它的一些桥段比较跳跃,这在戏剧中就成为问题。我就要想办法使整个演出流畅,同时加了一些小的、很少台词或没有台词的场景,使它的情感线索、叙事线索更加流畅。”吴熙说,“就这样,对原剧本从情感、故事、叙事、时空上进行了一些修补。这个剧在剧场就合成了10天,整个制作要求很高。”

怎样使35场戏顺畅地连接起来,使整个故事在一种连贯时空下进行展现,而且让观众能够感知到,从技术角度出发挺难,也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男主角孙博基本上是从头到尾在台上。35场戏体量大,很不容易。”

剧中,倪超、万景、孟奉锦一人分饰多角,共演绎了20位角色。“光抢妆都很麻烦,他们需要在一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抢妆,还要不断地和另外几个次要角色切换,始终是跳跃式的,这也是一种考验。”

在吴熙看来,《可兰街夫妇》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当你结婚、成为父母之后,也要面临一种二次成长。”对此,孙博表示,“拿到剧本的时候也跟导演沟通如何去呈现,要不要和经典的形象去做一些改变,或者做一些妥协,然后导演找到了这个比较合适的方向——用男人的视角和亲身体验去换得一次对婚姻的新认识,实现自己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真正成长。导演这样的处理帮我释放了很多压力。”

“排这个戏,我们更关注家庭的沟通、理解、融合。现实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显得更加重要。”吴熙说。

国际当代优秀剧作频出

以开放态度满足观众需求

从《玩偶之家》到《可兰街夫妇》,现任教于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的吴熙跟广话合作很多次了,“每次来都非常愉快,每次工作都得到了广话的强大支持。”他认为广话一向很重视经典名著的排演,“综合考虑作品的经典性、严肃性、思考性,在这一方面广话做得非常好。”

原创精品、经典名著、国际当代优秀剧作是广话的三大板块。《可兰街夫妇》属于“国际当代优秀剧作”板块。自第一个剧目《为什么不留下来吃早餐》以来,七八年间,广话已运营了三十来个国际当代优秀剧作,形成了以“U13戏剧空间”为平台的集中演出系列。作品来自世界多个国家,既有名家名作如《求证》等,也有“一鸣惊人”的小众作品如《雪莉的墙》《不期而遇的男人》《波音波音》等,口碑与票房双赢,为观众打开了观看世界戏剧的一扇窗,也引发了国内同行的关注。

广话制作人陈志荣介绍,广话每年的六成精力都放在国际当代优秀剧作上。十三号剧院和U13戏剧空间一起运营,起码得有一半新戏才能维持住观众的热度,同时吸引更多新的观众,所以对剧本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好的原创剧本比较稀缺,在很偶然的机会,我们得到了一些国际剧本版权的资源。通常一年我们可能要接触二三十个剧本,这就需要我们‘寻宝’,我们的选择要接地气,主要是情感类、人性的题材。”

《可兰街夫妇》比较特殊。“话剧剧本跟电影同步出现,在江湖漂泊了多年,也有很多院团关注过,但都没签,刚好版权公司给我们推荐了这个戏。这个戏现在排完之后,我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院团接触过这个剧本但不愿意接了,因为场景太多太‘碎片’。所以我的导演和舞美很厉害,利用一个转台就把所有的场景比较好地呈现在舞台上。”

国际当代优秀剧作只是广话开放态度的一个侧面。除了购版权创作国际优秀剧目,广话还举办“十三号剧院国际戏剧演出季”邀请国外优秀剧目来演出,同时建立了“走出去”的国际渠道,比如《南越王》《邯郸记》《复活》的国外演出。“之前我们已经跟俄罗斯、英国签约了,比如《邯郸记》很有中国特色,在伦敦演出之后就有很多演出商跟我们策划巡演。”陈志荣说。同时,广话加强与国际戏剧机构和戏剧人的合作,例如《复活》《我们的家》《兔子洞》等。“《第十二夜》,我们邀请了一个英国的青年导演过来,他排出来就很接地气,年轻人很喜欢。”

培育话剧市场,满足观众需求,用有审美品格的戏剧作品滋养人的心灵,是广话的追求。用开放的态度打造国际当代优秀剧作,重视国际演出和艺术家的交流,也是应有之意。

(编辑: 骆文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