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广州全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 4年投入超70亿促“双链”融合

www.guangzhou.gov.cn2022-08-22 12:48:05来源: 广州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必须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协同联动、互促提高的内在要求。

《广州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为未来四年广州落实“双链”融合描画了蓝图。《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互相促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主阵地。

“《行动计划》中有15条政策明确了资金投入额度,初步测算,四年内预计将投入超过70亿元。”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汉荣在日前召开的市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州不仅拿出“真金白银”,还将找准“双链”深度融合的关键处落子布局——通过实施“六大重点行动”,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力促产业链与创新链像DNA双螺旋结构一样,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除署名外)

锚定联结点:让企业成为“双链”融合主导力量

“双链”深度融合的联结点在企业,《行动计划》抓住这一核心点提出多条扎实举措,引导各类资源配置向科技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双链’融合主导力量。”吴汉荣强调。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展出的全息混合现实纳米光波导眼镜。

例如“产业创新发展导航行动”提出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事项最高补助3000万元。同时,推动数字化为产业赋能,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和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离不开“头雁”领飞。市科技局明确,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总链主”,也是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的投资、建设、运营单位,从关键技术研发到创新生态共享,广州无线电集团探索出一条“双链”融合领航之路。

据广州无线电集团技术管理部部长邓家青介绍,目前已初步完成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全面布局,同时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将为广州有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等提供普惠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与中心交流洽谈,70多家企业提出需求和申请。”

“产业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则聚焦建立“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有的放矢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增强国有企业创新能级,四年内从国资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0亿元支持国企创新发展。

此外,四年预计投入超过70亿元的“真金白银”是《行动计划》一大亮点,在落实中如何让企业“所见即所得”?“我们将推进相关政策扎实落地,进一步精简政策兑现流程,推行‘免申即享’。”吴汉荣表示。

畅通堵点: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

长期以来,“双链”融合的一大堵点是创新链核心动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问题突出。为此,《行动计划》从科技成果“供给端”发力,在“战略科技力量引领行动”中,强调发挥广州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探索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

同时,建强用好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技术育成能力。并支持已建或拟申报新建企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企业,以及参与拟申报新建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加入“市校(院)企”联合资助项目,未来三年,对每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给予累计最高600万元经费支持。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的现代化中药生产线。

在打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之路上,华南理工大学是广州地区高校的先行者。在机构改革上,该校培育了一支由校领导牵头负责,拥有专利运营管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技术经纪人资质在内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在支持政策上,明确将承担转化类项目收益的70%以上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并探索分类、分层次的人才考评体系。

“2017年以来,学校每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经费超11亿元,各创新创业示范区累计孵化企业超260家,获得各类经费支持超10亿元。”华南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蒋兴华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广州出台《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当其时”。

作为一名扎根企业车间一线的研究员、科学家,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于广平则以他所带领新型研发机构与广东省针织印染龙头企业互太公司长达10年的合作为例,谈论自己对“双链”融合的认识。“新型研究机构是‘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阶段的重要推手,《行动计划》出台后,可以预计企业将有更大意愿拥抱创新链,我们研究院也将拥有更多机会,将实验室、论文里的成果推向市场、实体经济。关键是,科研人员要放下身段,了解企业实实在在的需求。”于广平表示。

广州番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里的广汽埃安焊接车间。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在处理废水的砂滤池与工人一起风吹日晒,向工人请教不同染料特性……要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在企业用得住、用得好,离不开扎根一线的“二次开发”。在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助力下,互太公司每年废水处理综合成本节省1000万元以上,出水水质改善至适合养鱼的清澈程度,双方产学研合作金额从400万元增长到1.5亿元。

注入“活水”:构建服务科技企业的“金融水利工程”

实现“双链”融合,还需要发挥金融资本的链接和催化作用。

吴汉荣介绍,《行动计划》的“科技产业金融融合行动”将积极引导金融活水配置产业创新领域,构建广州服务科技企业的“金融水利工程”,推动产业资本化。

具体包括,完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推动设立千亿级产业投资母基金和百亿级创业投资母基金,对投资于广州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机构,按照实际到账投资额的15%给予每年最高500万元的奖励支持。

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每年将投入不超过2亿元财政经费作为风险补偿资金,力争撬动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放贷超过2000亿元。

实施上市挂牌“科创领头羊”工程,指导发布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等榜单。举办一系列创新创业赛事,每年安排财政经费1亿元,用于奖励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获奖企业,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获奖企业。

如何引导各方资源助力“双链”融合发展?8月11日举行的广州科技金融特派员(工作站)助企行暨大湾区科创CEO头部资源对接会(新材料专场)或是最生动的案例之一。台上,11位科技企业CEO来路演、提需求;台下,包括银行、券商、律所在内的6家研究院、7家头部投资机构、8家头部服务机构来“接招”、链资源。“企业CEO对接头部资源,这样的对接高效、精准、有深度。”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业事业部总经理王燕明说。

会上,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秀彬告诉记者,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三大全国性资本市场平台已在广州设立在地服务机构(基地),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构成广州立体化、综合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平台体系,通过精准、专业的市场服务,助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吴汉荣表示,广州将牢牢把握推进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机遇,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开放合作,深入融入全球创新和产业网络,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编辑: 龙煜广州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