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www.guangzhou.gov.cn2021-07-30 09: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

内容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党建工作的关键阵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肩负着重要政治责任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通过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要性,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为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意识形态;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来概括: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国企姓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就要把党的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不折不扣地执行,把国有企业广大干部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中去,为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保证。

步入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现象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使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客观要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的获得感更多、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思想文化层次有了迫切的需要,意识形态领域使命任务更加艰巨,阶段性特征更加显著,阶段性挑战更加突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深刻认识社会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等,以建构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责任,因此,工作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互联网的发展客观要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多元化、开放性的交流模式日益深入,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多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的交流式也从面对面的交流转变为使用微信远程点对点的交流,特别是员工自行建立的微信聊天群组,其内容无法掌握,多数群主也没有起到把关的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使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来源。在开放、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中,任何用户都可以畅所欲言,新媒体成为一个观点自由的市场,各种不同的意见、观点、信息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传播、交流、碰撞,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挑战。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外在环境的变化要求广泛利用新媒体占领企业职工思想高地,牢牢掌握主动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必须要将公平、公正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引导团结平等的思想导向,为企业稳定提供思想奠基。

(三)国企改革发展客观要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以有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本前提。国有企业不仅要保证自身生产运营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实际情况却非常残酷,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要触动一些人的“奶酪”,有的需要多方配合、多措并举,有些矛盾若不及时解决或得到有效疏导,就会产生敏感话题或爆发危机事件,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声誉带来很大影响,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样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有企业需要将意识心态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化解矛盾与冲突,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集中体现为基础和基层工作不牢固,有些党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严峻性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没有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高度上来抓,存在“重生产经营,轻意识形态工作”的现象,学习传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这种认识和问题越往基层越明显,这也导致一些基层单位的宣传机构和岗位设置缺失。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不健全

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意识形态责任制,但依然存在各项机制制度建立有待完善,已经建立的工作机制存在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况。此外,责任体系延伸不够,没有做到一贯到底建立责任制。国有企业党组织具有数量大、层级多、范围广的特点,普遍存在意识形态责任传导还不到位、传导层层递减的现象。存在责任的履行还不够规范,责任落实不具体,方式方法不到位,围绕经营生产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等情况。

(三)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管控不到位

在企业内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企业内刊、各类出版物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对意识形态阵地概念认识不清,疏于管理,甚至很多企业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做意识形态宣传,不能与时俱进,传播内容和手段上缺乏创新,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尤其是针对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方面,对于如何发现和处置涉及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和负面舆论,相关预案的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胸怀全局、把握大势、抓好大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处理好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尤其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来说,更要树立全局观念,运用辩证思维,克服“重业务,轻思想”的倾向,消除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偏见。

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研究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由企业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国有企业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打通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最后一公里”,让党的旗帜在意识形态工作战线高高飘扬。

(二)建立科学健全的工作体系

一要形成了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为主体,以意识形态风险防控、阵地管理、新闻舆论、舆情管控为支撑的制度体系,建立工作责任清单,使各级党组织和责任部门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干不好怎么办。压实压紧各级党组织责任,细化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国有企业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协助第一责任人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委其他成员结合工作分工,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二要以工作机制为抓手,设定工作标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要灵活用好日常检查、会商研判、情况通报、风险防控、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尽可能数据化、具体化,明确工作标准。如党委会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要将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管理等相关制度中,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等。

三是要严格责任监督与追究党组织要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企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任职、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出现意识形态10种追责情形的,要按照程序追究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进行通报批评,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深化对意识形态阵地的认知。要正确理解意识形态阵地的概念和范围,区分好宣传阵地、理论阵地、舆论阵地、文化阵地、新媒体阵地等各类阵地的范围和边界,统筹资源,做好意识形态阵地分级、分层、分类管理。

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发布要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在发布可能引发舆情热点的重大事项时,出台职工关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时,积极做好相关解读和正面引导。并且可利用舆情检测系统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及时掌握与国有企业有关的舆情动态,做好新闻宣传、信息发布和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三同步”机制。

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内容管理。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做强正面宣传,不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声音。持续借力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短、平、快”的特点,抢占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李春满.关于建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体系的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203-205.

[2]李倩.我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习近平谈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http://news.12371.cn/2016/06/06/ARTI1465158765785701.shtml

作者: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张敏敏

(编辑: 刘雨欣)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