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新常态下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工作的途径探析

www.guangzhou.gov.cn2019-08-30 11: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作者:武晓军

【内容摘要】做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既是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强化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在这一新常态下,如何紧密结合非公企业实际,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成为各级非公企业党组织关注和重点突破的方向。本文拟在深入分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体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为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公企业 党建创新 科学化途径

随着我国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渐增大,据全国工商行政总局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非公企业就业人员已达3.4亿,占全国新增就业人员总数的90%以上,这一状况表明,非公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在这一形势下,大力发展非公企业,对于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加速提质增效、推动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党组织、党员也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据中组部2018年党内统计年报,18.1万个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0.9%。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互联网+”迅速崛起和大量新生代青年党员不断加入党员队伍,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了信息交流便捷化、人员结构年轻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常态。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保障非公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

在新常态下,推进党在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方法、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切实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因此,如何更好地推动党建创新工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一、新常态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特点

(一)特色鲜明个性强

新常态下,随着“80、90”青年不断成长,企业中员工和党员人数比例也迅速扩大,尤其是在非公企业,新生代青年已经逐渐成为或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和支柱。“80后”“90后”青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活跃力量和党的工作的特殊关注对象之一。这一群体,总体呈现出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追求自我、标新立异的共同特点。对他们而言,为了更多更好地吸引青年参与党的活动、向党靠拢,同时由于这些创新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党的工作中,企业党建工作在方式、载体上产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单纯强调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对寻找亮点、突出特色、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强,标准越来越高,针对这些特点强化党建工作尤为紧迫。

(二)灵活多变短平快

“互联网+”新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在“互联网+”模式下,人类因互联网实现充分、即时的彼此连接、相互影响,让传统社会组织呈现出自发、扁平、多元和碎片化的趋势。同时,原有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青年的兴趣更广泛、爱好更多样,但相对持续时间更短。因此,党的工作和各项活动表现出“灵活多变短平快”的特点,这在基层党支部、党小组等基础单元中表现尤为显著。党建活动、党建工作不再仅限于“三会一课”、集中学习、主题活动等固定的模块,主题上也不再单纯强调政治性,各种会议和活动时间更短而形式灵活,过程简单而内容直接,节奏紧凑而快速,部署跟进和转化环环相扣,时效性强。

(三)参与广泛重互动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移动化、便捷化和体验化已经深入人心。新常态下,信息多元且纷繁复杂,“我说你听”已经变成“双向互动”,“一个声音喊到底”已经不再可能;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吞吞吐吐的“挤牙膏”回应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公开”成为一项基本原则,“互动”也成为衡量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尺。党员和青年群众的独立思维、自我判断倾向更加明显,表达自我意愿和个人诉求的需求更强烈。为此,企业党组织开始高度重视与党员、青年员工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尤为注重发挥党员和青年的主管能动性,不断创新形式载体,搭建交流和互动平台,拓宽党员和青年员工的发声途径和渠道,通过各项“软手段”,扩大党组织活动的覆盖面、提高党员和青年的参与度。

(四)基础管理偏薄弱

由于非公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极易变为“服从中心工作”,出现一头重、一头轻的状况;非公企业绝大多数党务工作者,包括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兼职人员,兼职党务干部在从事党的工作方面,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存在知识欠缺、功力不深、精力不够等。这些复杂因素,导致许多非公企业在基础管理方面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需要进一步抓好党的理论学习,由于“80、90”后青年的逆反特点,相当一部分青年党员在党的理论方面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知识积累浅;二是需要进一步夯实党的基础工作,“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不能够固定,由于企业人员流动强、更新快,党员难于管理,加之非公企业多数党务干部是兼职人员,精力有限,党的基础工作,如组织机构建设、基础台账管理、发展党员与管理、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与管理等,不可避免地存在审批不严格、痕迹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三是需要对各项党建活动进行系统化梳理,由于活动多、更新快,党员精力分散、兴趣转移快,党组织活动难以持久开展、形成传统。

二、加强党建创新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提升党务干部创新能力

党务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党的建设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党务干部创新能力,影响和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水平。抓好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先决条件。党务干部的创新能力高与低,与理论修养、个人经历、素质能力有极大关系。

1、要抓好党的理论业务学习。新常态下,抓好党的理论学习,关键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应坚持严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组织党务干部对《党章》、党史和其他党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进行学习时,在维护党的基础理论的权威性、保持学习严肃性的基础上,需要精心选取学习形式,既要有传统的书籍阅读、文件传达(主要针对重大事件和重要内容),也应广泛采取看影像(如影视、动漫)、故事会等形式,结合新媒体(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保持理论学习的持久吸引力;二是应坚持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要尤其注重学习内容的形象化、实用化,这需要基层党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专职党务工作者进一步强化知识应用,在大量调查了解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和结合实例、事例,确保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的知识一学就懂、看了会用,上手就能指导实际工作;三是应坚持固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由于非公企业绝大多数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人员,因此,开展学习必须要做到固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如中心组学习、支委学习等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制定季度或年度学习计划,选取固定时间(如月度学习制度)、固定场所、特定平台(如微信/在线学习)等,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工余时间,尽量少占用个人时间。

2、提升创新思维开眼界。党务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与党务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党务工作者眼界是否开阔、经验是否丰富,对于党建工作的创新水平,影响重大。因此,做好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党务工作者不断长见识、开视野,要适当选派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单位学习交流、研讨取经,把好的经验和做法记在心、学到手,做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要使党务工作者认识到,党务工作是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一门艺术,要做好党建工作,提升创新能力,必须广泛涉猎社会学科的各种知识,自觉、主动地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大量应用交叉知识,切实提升党建工作创新水平。

3、时刻关注生活找灵感。新常态下,“众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党务工作者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源泉。作为党务工作者,应当时刻保持高度敏感,时刻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方法,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寻找灵感。在生活中,看到新事物和新现象,就会主动想到党建工作中是否会出现类似情况,党建工作如何适应和应对新事物、新现象;遇到新问题,能够主动代入身份,研究谋划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发现新方法,主动思考如何把新的方式方法融入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党员和群众服务。总之,就是以生活为源、拜大众为师,寻找创新党建工作的灵感,提高党建工作创新能力。

(二)摸准脉搏推进创新工作

党建工作创新,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必须要摸准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节奏、聚焦关键问题推进党建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对新生代的吸引力、凝聚力。

1、把准时代脉搏。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富有时代魅力。在新常态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和阵地。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新的思潮不断发起、新的载体不断成熟,在这一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占据时代潮头。人们借助网络,创造并消费精神和文化产品,无处不在地影响着社会现实。“既是媒体,更是政治;既是产业,更是意识形态”,就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特征。因此,载体上,必须要用好新媒体,扩大微信、微博、手机app的利用率,搭建党建工作网络平台,开展网上“e”支部建设等;内容上,要密切联系社会讨论热点、青年流行时尚、员工关注焦点,如随时跟进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社会聚焦的热点现象,青年关心追逐的生活方式等,引导和教育;形式上,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包装”,能懂得如何“新瓶装旧酒”,用时代流行的方式方法让党的活动更有魅力、有活力。总而言之,就是不断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境界,使党建工作真正具有时代魅力。

2、贴近社会生活。在“大众麦克风”时代,要根据青年的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心理特征,学习教育中应重点向有助于青年个人成长、技能提升、职场进步的内容(如人生规划、业务技术、个人理财和时间管理)等倾斜,使广大党员和青年员工切实体会到党组织对于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感受到党组织的活力;活动形式上,充分利用青年爱参与、重交流的特点,可以广泛组织读书会/换书会、故事会、互助会、青年联谊会、主题沙龙和参与社会活动等,让广大青年相互交流、互促共进;活动主题上,要把握现代社会特征,使活动主题尽量大众化、娱乐化,更加贴近青年生活。同时,要注重学习借鉴和继承发扬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优良传统,强化人文关怀,开展如一线慰问、生日庆生、青年鹊桥等从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关爱,密切党组织与员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党组织成为广大员工的贴心人。

3、坚守组织底线。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也要采用新方法进一步提升党建基础管理水平。要适应党组织和党员结构的新变化,根据企业实际,着重完善和加强党组织基础台账的管理、梳理和健全党组织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换届选举、发展党员和评定考察等组织程序,补强短板,把党的基础工作夯实抓好。要在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上采取更加便捷、节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如采用党组织和党员动态管理等,使企业党组织既能够及时掌握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信息动态,又避免党务工作者进行大量重复劳动。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宗旨意识,激发党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尤其是杜绝非公企业特有的“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做好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践诺,鼓励党员树牌子、亮身份、挑担子、做承诺。

4、注重体现效果。作为企业,扩大生产、抓好经营、增收保产是首要任务,是立命之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尤其是非公企业,始终都要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开展,把党建工作真正融入经济发展、融入到企业建设、融入到和谐创建,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获得企业管理者的支持、赢得员工群众的拥护。应当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当好精神核心,把做好企业经济建设作为党支部开展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带领党员、团结员工、稳定队伍;着力开展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岗、党员标兵岗、技术革新“比武”、“党员·旗帜”等活动,鼓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和带领群众抓生产经营、搞技术革新。通过党员在工作岗位上树立党员形象,形成“争当先进有标准,学习先进有榜样”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党建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5、健全激励机制。与公有制企业不同,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主要从业对象是兼职人员。因此,对与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与年终业绩考核挂钩不同,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考核,要以荣誉表彰、激励奖励为主。完善创新工作考核制度,一是研究制定一整套对党建工作创新进行分类考核、评价的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指标。二是科学确定考核的时间,对创新工作进行跟踪性考核,也可以借鉴公司干部工作考核的方式,把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做到阶段性考核与集中性考核并重。在考核中要健全激励制度,对坚持制度、工作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要实行创新工作督查制度的落实,强化管理监督机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三)发挥组织作用形成创新合力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组织,既是党直接领导的组织,也是群众自己的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触手。

做好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创新,必须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高度重视和工会和共青团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群团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加强党建工作和保持队伍稳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群团组织,及时了解、准确掌握非公企业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找到可行措施。企业党组织要把群团建设纳入党的日常工作,激发群团组织的能动性,支持工会、共青团在各自章程内独立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的基本职能,疏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见渠道,维护好员工合法权益;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会工作,开展技能比赛、创新竞赛、合理建议等员工经济技术活动,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发挥帮扶职能,通过员工班组、女工委员会、爱心团队等团队,开展文体娱乐、节日慰问、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等,尤其是针对员工分散、距离偏远的情况,可以开展“送”、“走”、“访”工作,真正把员工群众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引领作用,要结合共青团紧贴青年的特点和优势,密切关注和深入了解广大青年员工在思考什么、追求什么、关注什么,准确掌握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引导,坚决抵制不良苗头;要贴近青年生活开展正面引导,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团员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把握节奏、分类开展活动,利用如兴趣小组、志愿者团队、自学互助活动等,培养青年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锻炼能力、充实生活;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青年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事物,凡是有利于青年成长、企业发展的,都要加以大力扶持、鼓励引导,并借鉴和纳入团的青年活动中来,扩大团的工作基础,增强团的工作活力。

总而言之,新常态下,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就是要从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的“软实力”和拓展党的各项活动的“硬环境”两个方面入手,牢牢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创新带动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创新的基本原则;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结合非公企业实际,在创造革新上下工夫,也要充分借鉴、参考和继承国有企业的一些优良传统,拿为我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务,不断谋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务的能力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会富有活力,充满无尽的生命力,切实提高科学化水平。

作者: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晓军

(编辑: 刘卓莹)

返回首页